《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13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13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机械制图》教案

(92学时)

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

第一讲 绪 论

课 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3、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

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 教 具:长方体模型

教学方法: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起对这门课的

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时可行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概念

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对此定义

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2、机械制图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3、图样的作用

(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 (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4、图样的形成 (1)立体图

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图。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只能看见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构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发现:圆孔打得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在立体图中表达不清楚,而圆形也变形为椭圆形。

综上:立体图的缺点有: 1)发生变形。

2)物体内部和后面等看不见部分的结构表达不清楚。

3)没有尺寸和技术要求。

可见,立体图不能反映出物体的真实形状,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在生产上。

但是,立体图也有独特的优点:立体感强。因此可以作为生产图样的辅助性说明。

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图样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2)正投影法

具体定义后面章节介绍。简单地说,在物体后面放一张图纸,眼睛正对着图纸看物体,把看到的物体形状在图纸上反映出来。这里把平行的视线当作投影线,把图纸看作投影面,画在纸上的图形就是物体的投影,称为视图,这就是正投影法的形象说明。

一般是从三个方向对物体投影,因此得到三个图形,称为三视图。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立体图产生变形的地方,视图能正确地表达出来;立体图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视图却能完全表达清楚,这样就能物体的真实形状完全地反映出来,如果再注上尺寸、技术要求,就构成一张完整的图样。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