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武汉市武珞路中学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2021武汉市武珞路中学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不等式②得:x<

2, 32, 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故答案为?2?x<

2. 314.【解析】【分析】把xy的值代入方程组再将两式相加即可求出a﹣b的值【详解】将代入方程组得:①+②得:4a﹣4b=7则a﹣b=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观察两方程的系数从而

7解析:

4【解析】 【分析】

把x、y的值代入方程组,再将两式相加即可求出a﹣b的值. 【详解】

?a?b?3①?x?y?3?x?a将?代入方程组?,得:?,

3x?5y?4y?b3a?5b?4②???①+②,得:4a﹣4b=7, 则a﹣b=故答案为【点睛】

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观察两方程的系数,从而求出a﹣b的值.

7, 47. 415.【解析】【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AB于D∵AC2+B

解析:【解析】 【分析】

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AB于D. ∵AC2+BC2=152+202=625,AB2=252=625,∴AC2+BC2=AB2,∴∠C=90°.

11AC×BC=AB×CD,∴AC×BC=AB×CD,∴15×20=25CD,∴CD=1222(cm). 故答案为12.

∵S△AC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突破点.

16.m>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

解析:m>3. 【解析】

3?m?0{试题分析:因为点P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m?0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

17.【解析】【分析】主要是通过换元法设把原方程组变成进行化简求解ab的值在将ab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设可以换元为;又∵∴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应用了换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换元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时

?x?6.3 解析:?y?2.2?【解析】 【分析】

主要是通过换元法设x?2?a,y?1?b,把原方程组变成?解a,b的值,在将a,b代入x?2?a,y?1?b求解即可. 【详解】

?2a?3b?13,进行化简求

?3a?5b?30.9?2(x?2)?3(y?1)?13?2a?3b?13x?2?a,y?1?b设,?可以换元为?;

3(x?2)?5(y?1)?30.93a?5b?30.9???a?8.3又∵?,

b?1.2??x?2?8.3∴ ?,

y?1?1.2??x?6.3解得?.

y?2.2??x?6.3故答案为?

y?2.2?【点睛】

本题主要应用了换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换元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时常用的方法,应

用较为广泛.

18.【解析】【分析】设绳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

?x=y?5? 解析:?1x=y?5??2【解析】 【分析】

设绳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详解】

?x=y?5?解:根据题意得:?1.

x=y?5??2?x=y?5?故答案为:?1.

x=y?5??2【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19.【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解:-的绝对值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解析:5 【解析】 【分析】

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答案. 【详解】

解:-5的绝对值是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0.2【解析】解不等式-x+3>0可得x<3然后确定其最大整数解为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和整数解得确定解题关键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解不等式然后才能从解集中确定出最大整数解

解析:2

【解析】

解不等式-x+3>0,可得x<3,然后确定其最大整数解为2. 故答案为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和整数解得确定,解题关键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解不等式,然后才能从解集中确定出最大整数解.

三、解答题

21.(1)证明见解析;(2)∠C=50°. 【解析】 【分析】

(1)欲证明AB∥CD,只需推知∠A=∠D即可;

(2)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推知CE∥FB,然后由平行线的性质、等量代换推知∠C=∠BFD=∠B=50°. 【详解】

(1)∵∠A=∠AGE,∠D=∠DGC, 又∵∠AGE=∠DGC, ∴∠A=∠D, ∴AB∥CD;

(2)∵∠1+∠2=180°, 又∵∠CGD+∠2=180°, ∴∠CGD=∠1, ∴CE∥FB,

∴∠C=∠BFD,∠CEB+∠B=180°. 又∵∠BEC=2∠B+30°, +∠B=180°∴2∠B+30°, ∴∠B=50°. 又∵AB∥CD, ∴∠B=∠BFD, ∴∠C=∠BFD=∠B=5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22.(1)七年级(1)班有学生40人;(2)补图见解析;(3)108°;(4)计划暑假选择A、B、C三个类别出去游玩的学生有325人.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七年级(1)班的学生人数;

(2)根据(1)中的结果和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选择B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