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师,具有中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专业素质较好,学科分布广泛。基本上都独立主持过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参与过省级或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管理经验。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的主管负责人,在此前还专门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行了专题研讨,作了专题报告。

?2、现代化的设施设备 近年来,学校一直加强信息技术的投入与建设,目前已迈入现代化、生态化、科技化发展轨道。

(1)、常规设备、器材:

实现班班有投影仪、录音机和电视机。 (2)、高技术设备、器材: 多媒体教室1个;

制作课件专用计算机10台,制作课件专用办公室1间; 高清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刻录机等; (3)、完整的校园网: 具备181节点的校园网络; 电子备课系统软件一套; 拥有校园网站;

(4)、闭路系统,实现视频教学进课堂; (5)、多媒体教室1间。 3、专门性的校本研修

我校为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教学软件开发、课件制作、教学研究的水平等在省市内均处在前列,校园网上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和网上直播室,拥有一批专职计算机教师。尤其是在教师校本研修方案中,我们

将信息技术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列入研修计划,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目标。学校还将把该课题的研究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程管理中,确保课题目标的全面实现。此外,学校将继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强化对课题的管理,充分发挥课题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无论是研究经费还是研究时间,学校将全力予以保证,以进一步扩大科研效益。对研究人员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对取得优秀成果的人员给予重奖。

4、多纬度的指导支持

积极寻求理论指导,争取得到全国及省市区电化教育中心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课题研讨活动,与同一课题的兄弟学校正常进行交流研讨,相互取长补短,保证本课题研究在科学的轨道上运行。

5、经费保证

年投入科研经费占学校总支出的15%左右,并逐年增长,优先保证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及其它教学设备的使用。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一)课题的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特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的实施与管理、经费的筹集与使用以及协调工作;成立专家咨询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的宏观指导,解答课题研究人员的疑难等;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拟订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工作。

1、专家咨询小组 组长:王学奇 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刘玉芬

成员:刘勤 魏振刚 辛勤 郝洪申、韩艳红、徐海涛 3、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辛勤

成员: 王海兵、石启宝、张寰、刘新、魏传凤 (二)课题研究小组人员分工

刘玉芬: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与指导及协调工作。

辛勤:参与课题的总体设计与指导,负责筹集课题研究经费,协调研究工作,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赫洪申:负责课题实施的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组织研究报告的撰写。 韩艳红:负责课题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学校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参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张寰: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课题组教师的培训工作。参与课题的实施并与相关学科配合,负责设计、编写与本学科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

王海兵:负责课题的研究实施,参与实验方案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完成并发表研究论文1—2篇。

石启宝:负责课题研究的基础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宣传报道工作,完成并发表研究论文1—2篇。

刘新:参与课题的实施并与相关学科配合,负责设计、编写与本学科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完成并发表研究论文1—2篇。

魏传凤:参与课题的实施并与相关学科配合,负责设计、编写与本学科

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完成并发表研究论文1—2篇

徐海涛:负责为课题提供物资和资金保障。 九、预期研究成果

前期:文献研究资料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案征评。 中期:中期总结、研究论文评选、教学实录与反思集等。

终期:《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课题研究报告、《教学新视野》(书稿)、教学课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