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4年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4年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试卷结构: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2小时30分钟

共四种题型:

1、多选题共6道题,每题2分,共12分。

2、简答题共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要求要点清楚,可不阐述。 3、辨析题共4道题,每题7分(判断2分+理由5分),共28分;要求先判断正误,再简述理由;判断失误直接不得分。

4、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35分,共70分;要求先厘清概念、列出论点,再结合实际阐述论点。

多选: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P3

2、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P3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P5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P5

5、空间是表征事物的广延性、结构性、并存性的物质存在形式。P7

6、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P9

7、辩证地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P12

8、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P21

9、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意识形态内部各意识形态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还突出表现在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23 10、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作用 ②促进作用 ③分化作用。P36

1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P51 1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P122 简答: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P5 答:①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谁产生谁?谁决定谁?②我们的思想对于周围世

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5 答:①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一切哲学派别最终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它贯穿于人类哲学史的始终;②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③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

3、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P16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①他们相互联结。②他们相互区别。③他们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4、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P21 答:①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理具有绝对性。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②真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向前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又都具有相对性。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另一方面,绝对通过相对而存在。 5、怎样理解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21

答:①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最终只能由实践来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是绝对的;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实践本身是历史的、具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

6、简述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反作用。P23 答:①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②意识形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③意识形态内部各意识形态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④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还突出表现在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27 答: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解决。 8、商品及其二因素。P31 答:(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二因素: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或抽象劳动。价值的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9、劳动的二重性的含义。P32 答:①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0、价值规律的含义。P35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和实现的规律。其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③商品交换根据价值对等的原则,实行等价交换。

11、简述资本循环及其过程P41

答:(1)什么是资本循环:生产企业的投资不间断的由流通过程的出发点进入生产过程,再由生产过程流入流通环节,从而又复归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叫资本循环。(2)资本循环的过程:①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②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③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

12、简述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P46 答:①剩余价值本来是可变资本带来的,但是资本金家却将其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样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了。②利润和剩余价值都是指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部分,把它看作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就叫剩余价值;把它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就叫利润。③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实质。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3、简述列宁晚期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观点。P62

答:①党内从下到上的一切机关要实行普遍的选举制、报告制、监督制,排斥一切委任的制度。②对一切最重要的问题,在党的决议未经通过以前要展开广泛的讨论与争论,充分自由的进行党内批评,集体制定全党性的决议。③要使召开党的领导机关的公开会议成为一种制度。④要使党的舆论监督对党领导机关的工作进行经常的监督。⑤党的监察机关要有最大限度的独立性和权威。 14、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贡献。P65

答: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论。②把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加以集中提炼,提出了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走向共同富裕这两条的社会主义本质论。③明确指出了两个“不等于”,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④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要讲综合国力、两个文明、全面发展。⑤强调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切不可丧失机遇。 15、简述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P69

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6、简答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P71

答:①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④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⑤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⑥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7、简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P92

答: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④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8、简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P92

答:①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②建立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③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④积极开展节约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19、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P94 答:①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②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③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简析依法治国的内涵。P109

答: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②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③依法治国的标准是宪法和法律。④依法治国的目标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⑤依法治国的方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

21、简析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P109 答:①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②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22、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P122

答: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③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④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3、简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P122 答:①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全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③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④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24、简答怎样提高全民道德素质。P122

答:①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③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⑤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25、简述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P125

答: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③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④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辨析:

1、事物的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P12

答:正确。①每一次否定都不是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②事物的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更加丰富和高级。 2、事物前进、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P12

答:正确。①经过两次否定即两次向对立面转化,事物在高级阶段重复低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