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年产10万吨玉米淀粉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新建年产10万吨玉米淀粉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依宝公路(S307)经由**,**松花江公路大桥与松花江北岸哈肇公路(S101)、依丹旅游公路实现南北公路连通,成为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枢纽。

2015年开始建设的哈佳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将大大加快**县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4、投资环境、优惠政策优势

**县全县上下深入推进实施县委新战略体系,大力拓展“两区四园”建设,全面实施“三六五十”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园区平台,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打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5、劳动力资源优势

**县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广泛使用现代农机装备,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土地流转,实现粮食生产优质高产,把大量的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储备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12

第三章 玉米淀粉市场分析、市场预测

一、市场分析 (一)行业概述

1、淀粉是植物经光合作用而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它是由单一类型的糖单元组成的多糖,依靠植物体天然合成。淀粉大量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块茎及根里。玉米淀粉是玉米加工的初级产品,是淀粉中最主要的品种。

玉米原料丰富、而且加工附加值高,一个年产 10万吨玉米淀粉的工厂有副产品49300吨,包括含60%蛋白质的玉米蛋白粉9500吨、玉米油4100吨、含21%蛋白质的纤维饲料35700吨。

淀粉的用途十分广泛。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工业制品达 500多种,大约三分之二用于食品、医疗、饮料等方面,约三分之一用于造纸、包装、纺织、石油等方面。

玉米淀粉是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基础,从对玉米淀粉的再加工情况看,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工技术主要生产以下几类产品:一是生产包括乙醇和玉米化工醇在内的醇类产品:二是生产果葡糖浆、麦芽糖、结晶葡萄糖和葡萄糖浆等糖类产品:三是生产赖氨酸、苏氨酸和精氨酸等酸类产品;四是生产变性淀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

13

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绿色、健康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淀粉糖作为淀粉的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成为当今保健食品市场上的明星产品。作为淀粉的主要种类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玉米淀粉的产量与价格均处于上涨态势。

据悉,目前,玉米淀粉的需求量占据全球淀粉量的80%—85%。近年来,玉米淀粉的产量上升优势尤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下游淀粉糖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从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在淀粉下游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带动下,国内玉米淀粉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大型企业纷纷建立,淀粉产能和产量也持续攀升,整体呈现了一个上涨的趋势。2011年我国玉米淀粉的产量在1892万吨,是2001年的500万吨的3.7倍多,平均增长率14.17%。玉米淀粉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内淀粉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玉米作为再生资源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

2、玉米淀粉生产情况

近20年我国玉米淀粉产业快速发展,已经进入稳定增长期。2013年,玉米淀粉产量再创新高,达到2350万吨,过去十年淀粉产量增长约170%,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0.4%。

同时,无论是从玉米淀粉产区分布还是从企业分布看,我国玉米淀粉产业的集中度都较高。

14

(1)玉米淀粉产区主要分布

我国玉米淀粉产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玉米主产区。2013年前五大生产省份依次为山东(约1032万吨,占43.9%)、吉林(约417万吨,占17.7%)、河北(约257万吨,占10.9%)、黑龙江(约153万吨,占6.5%)和河南(约144万吨,占6.1%),五省合计产量占比约为85.3%。

“十一五”期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区域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山东始终居全国之首,吉林省则超过河北省跃居全国淀粉产量第二位,占比由2007年的13%跃升为17.7%;而河北省则从原来的第二位下降至第三位,占比由2007年的19%下降至2013年的10.9%。

(2)玉米淀粉产业集中度较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玉米淀粉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2013年,我国年产10万吨以上的玉米淀粉企业(集团)有43家,淀粉产量达到2262万吨,占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的96%;排名前十位的加工企业(集团)淀粉产量达到1379万吨,占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的59%。在前十强企业当中,山东省有六个,吉林省有两个,陕西和辽宁各一个,这也反映出我国玉米淀粉产业主要分为以山东为核心的华北区和以吉林为核心的东北区两大部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