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六章 领导

领导是指一种组织、指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第一节 领导的含义与作用

★ 1.领导:是指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组织结构中,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功员组织成员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2.领导活动的包括4 种含义:1)领导活动存在于群体之中,一个人不能形成领导。2)领导活幼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完成的。3)领导活动的手段是领导者激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4)领导活动的目标是领导活动的归宿。

★ ★ 3.领导的作用:领导对管理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指挥、激励 、协调作用三个方面。

★ ★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1.强制性影响力:指由组织赋予并由法律、制度明确规定的正式权力。也称为职权。 领导职位权力有三种:1)法定权。2)奖赏权。3)惩罚权。

强制性影响力产生的因素有3个方面: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1)传统因素:指人们产生的一种领导者比普通人强的观念,这种观念逐步形成为某种形式的社会规范,从而产生了对领导者的服从感。

2)职位因素:指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务与地位,它使被领导者产生了对领导的敬畏感。 3)资历因素:指由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对被领导者所产生的心理影响。

2.非强制性影响力:指由领导者自身某些特殊条件才具有的影响力。一般包括品格、才能、知识、情感因素等。

1)品格因素:是指领导者的品行、道德、人格、作风等因素对他人产生的影响。 2)才能因素:是指领导者的才干和能力等因素对他人产生的影响。

3)知识因素:是指领导者的知识水平对他人产生的影响。知识是科学赋予的力量,是一个人最全贵的财富。

4)感情因素: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感情文流。

★ 三、领导者的群体结构

领导者的群体结构关键是注重整体素质。它包括2 方面的内容:一是群体中的每个领导者的个体素质;二是群体的结构素质,即群体结构的优化问题。 1.领导者的个体素质

1)政治素质:是指领导者的“德’,即在政治方向、政治品德、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的表现。 2)文化素质:是指领导的文化程度和文化素养。包括三方面知识:一是专业知识的深度;二是社会知识的广度;三是管理知识的娴熟度。

3)业务素质:是指领导者的能力,即领导者的“才’。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决策能力。三是组织能力。四是协调能力。

4)身休素质:是指领导者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2.群体的结构素质― 包括5个方面1)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2)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3)较强的能力结构。4)合理的年龄结构。5)良好的气质结构。

第二节领导理论

一、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

★ ★ ★ 1.X 理论― Y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来的。

(单选)(06-4)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必须采取强制、监督、惩罚的方法。麦格雷戈把这种理论称这为“X”理论。

⑴传统管理方法称为X 理论。这种理论把人看成是天生懒惰,厌恶工作;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安于现状,反对改革,以自我力中心,忽视组织目标,不大聪明,易于受骗等。 (2) Y 理论是以人力中心的理论,它的基本内容有:1)人是勤奋的,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2)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3)激励在需要的第一个阶梯上都起作用。4)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5)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的智慧和才能只发挥了一部分,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创造机会、挖掘潜力力、排除障碍,使下属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 X 理论与Y 理论重要的区别在于:X 理论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因此,管理上强调外部控制,主张依靠权威的力量作为指挥和控制的手段。Y 理论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应该相互融合,只要下属被说服接受组织目标,就能够主动的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2.不成熟― 成熟理论:由美国著名学者史里斯·阿吉里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有关人性的四种假设: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加以归纳分类和排列的。 (1)经济人假设。领导者釆取3种相应的管理方式:一是利用职权,发兮施令,使下属服从,让其适应工作和组织的要求;二是实行严密的组织控制和制定具体规范的工作制度;三是以金钱报酬来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 (论述)试述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的特性的假设,也就是麦格雷戈所称的X理论。 沙因将经济人假设归纳为四点:

一是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是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下从事工作。 三是人以一种人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四是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根据经济人假设,领导者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一是利用职权,以号施令,使下属服从,让其适应工作和组织的要求;二是实行严密的组织控制和制定具体规范的工作制度;三是以金钱报酬来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

⑵社会人假设。沙因将社会假设人归纳为4 点:一是人们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二是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结果,使工作变得单调无意义,人们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工作的意义;三是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四是人们期望领导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⑶自我实现人假设。是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阿古里斯的“不成熟一成熟理论”为基础的。沙因总结了4 点:一是人的需要有低级到高级的区别,其目的是为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寻求工作上的意义。二是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三是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外来激励 和控制会对人产生一种威胁,造成不良后果。四是个人的自我实现同组织目标实现是一致的。

⑷复杂人假设。总结了5个要求:一是人的需要是复杂的,会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而改变。二是人在组织中生活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三是人在不同的组织的部门会

有不同的需要。四是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感到满足,肯为组织效力,决定于他本身的需要结构和他同组织之同的相互关系。五是人依据自己的动机模式、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

(单选)复杂人假设产生了超Y理论,成为权变管理的理论基础。

★ 二、领导特质理论― 也称素质理论

★ 领导特质理论:指从领导者的性格、生理、智力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寻找领导者特有的品质或应有的品质的理论。

1.早期特质理论。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生理特质、个性特质、智力特质、工作特质、社会特质。 (简答)早期特质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生理特质。领导者的自然相貌、身体状况、音容笑貌和仪态举止等。

2.个性特质。领导者的性格、气质、包括自信、热情、正直、负责、果敢、沉着、魅力等。 3.智力特质。领导者的智力特征,如记忆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 4.工作特质。领导者的工作特点,包括责任心、创造性和事业心等。

5.社会物质。领导者的社会要素,包括沟通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人际关系等。 (多选)早期特质理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

1.忽视下属的需要,破坏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和谐与合作; 2.没有指明各种物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3.没有区分因果关系;

4.忽视了领导行为发生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1949 年行为科学家亨利在调节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各12 点品质:1)成就感强;2)干劲大,工作积极努力:3)尊重上级;4)组织能力强;5)决断能力强;6)自信心强;7)思维敏捷,富于进取心;8)竭力避免失败,不断接受新任务,树立新的奋斗目标;9)讲求实际,重视现在;10)眼睛向上,对上级余近对下级较疏远;11)对父母没有情感上的牵扯,一般不同父母住在一起:12)忠于组织,忠于职守。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学者吉赛利研究了领导者的个性因素,70 年代指出影响领导效率的五种激励特征和八个品质特征。

五种激励特征:1)对工作稳定性的需要;2)对金钱奖励的需要;3)对指挥权力的需要;4)对自我突现的需要;5)对职业成就的需要。

八种品质特征:1)创造与开拓:2)指挥能力的大小;3)自信心强弱;4)是否受下级爱戴和亲近;5)决断能力强弱;6)成熟程度高低;7)才能大小;8)男性或女性。 2.特质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詹姆士·M.库塞基和贝瑞·波斯纳发现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排在前四位的特质是:诚实、有远见、懂得鼓舞人心、能力卓越。美国领导学者德克兰研究领导特质理论时提出了领导素质宪法模型。认为基本优良品质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个性、想象力、行为、信心。

★ ★ ★ 三、领导行为理论

1.领导作风理论― 由勒温提出来的,它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分为三种类型:⑴专制式领导作风。⑵民主式领导作风。⑶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 2.领导方式理论― 由美国伦西斯·利克特提出来的。它将领导方式月结力四种灾型:⑴专制一权威式。⑵开明一权威式。⑶协商式。⑷群体参与式。

(多选)利克特认为,对人的激励形式有四种:即经济激励、安全激励、自我激励、创造激励。

★ ★ ★ 3.领导四分图理论― 由美国斯托格弟和沙特尔教授提出来的。归结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构成4 种不同的领导方式。⑴低组织低关心。⑵低组织高关心。⑶高组织低关心。⑷高组织高关心。

★ ★ ★ 4.管理方格理论― 由美国罗伯特·布莱克和简,穆顿于1964 年提出釆的。分为五种类型:

⑴贫乏型领导(1.1) ⑵任务型领导(9.1) ⑶中间型领导(5.5) ⑷俱乐部型领导(1.9) ⑸战斗集体型领导(9.9)

(单选)在管理方格理论中,(1.1)表示贫乏型领导。 (单选)(07-4)在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法”中,(9.1)方格称之为任务型领导。 (单选)在管理方格,(5.5)被称为是中间型领导。 (单选)(05-4)在“管理方格法”中,(1.9)方格被称为是俱乐部型领导。 (单选)(08-4)在管理方格理论中,(9.9)表示战斗集体型领导。 5.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由坦南饱姆和施米特于1958 年提出来的。理论认力,领导既是独裁的,也可以是民主的,也可以是两者的综合,具体釆用哪种方式取决于组织环境。

领导方式的基本要素是领导应用权威的程度和下属制定决策的自由权限,在以领导者为中心的专制型领导和以下属为中心的民主型领导的两极之同,存在着以上两个要素各种不同程度组合的多种领导方式,这就构成了一个连续模型。

四、领导权变理论― 形成于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权变理论。贡献在于:⑴它使领导具有更强的艺术化色彩;⑵它使对领导的判断不再局限于道德标准。 ★ ★ ★ 1.领导权变模型理论― 由弗雷德·菲德勒提出来的。

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三个因素:1)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工作任务结构;3)职位的权力。 领导类型要与环境相适应,得出结论:第一,在团体情况最有利和最不利两种情况下,采用任务导向向型领导方式,效果更好。第二,在团体情况一般的情况下,釆用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效果较好。

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改变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二是改变领导者所处的环境。

★ 2.路径一目标理论― 由加拿大教授埃文斯于1968 年提出来的。内容包括:

⑴领导过程:确认需要一建立目标一报酬与目标的关系---支持与帮助---绩效与满足—双方目标的达成。⑵目标设置:目标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向活动的成果。

⑶路径改善:主张要通过明确途径、消除障碍和陷阱、增加实现个个满足的机会以及对下属进行指导和训练等,使达到目标的途径更易于实现。

★ ⑷领导方式:主要有4 种类型:指令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主张领导方式选择考虑两方面的权变因素:一是下属的个人特点;二是环境因素。

★ ★ ★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又称为领导寿命循环理论,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科曼提出来的在领导四分图理论和不成熟一成熟理论基础上加入了第三个因素― 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从而建立了三因素权变领导理论

(多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方式应由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下属的成熟程度这三个因素来决定。

(单选)(08-4)按照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领导者采取低工作、低关系的领导类型时,表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