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精品文档

而不能是任何逻辑门的输入事件。

33. 中间事件:是位于顶事件和基本事件之间的结果事件。它既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出

事件,又是其他逻辑门的输入事件。

34. 基本事件:是导致其他事件的原因事件,它只能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能

是输出事件。总是位于事故树最底部,因而又叫底事件。

35. 基本原因事件:它表示导致事件发生的最基本的或不能再向下分析的原因或缺陷

事件。

36. 省略事件:它表示没有必要进一步向下分析或其原因不明确的原因事件。另外省

略事件还表示二次事件。即来自系统之外的原因事件。

37. 特殊事件:是指在事故树分析中需要表明其特殊性或引起注意的事件。特殊事件

分为开关事件和条件事件。

38. 开关事件:又称正常事件,它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必然发生或必然不发生的事件。 39. 条件事件:是限制逻辑门开启的事件。 40. 事故树编制规则:

1. 确定顶事件应优先考虑风险大的事故事件。 2. 确定边界条件的规则。 3. 循序渐进的规则

4. 不允许门与门直接相连的规则。

41. 最小割集:是指如果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则称该割

集为最小割集。

42. 割集是指由事故树某些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且当集合中的事件都发生时,顶事

件必然发生。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43. 最小割集的求法:常用的有布尔代数化简法和行列法。

44. 径集:是指事故树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顶事件必

不发生。

45. 最小径集:是指如果在某个径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它就不再是径集。 46. 最小径集的求法:是利用它与最小割集的对偶性,首先作出与事故树对对偶的成

功树。也就是把原来事故树的与门换成或门,或门换成与门,各类事件发生换成不发生,然后利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即行列法或布尔代数化简法,救出成功树的最小割集,即可得到对应的原事故树的最小径集。 47.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1)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1.表示系统的危险性。

最小割集的定义明确指出,每一个最小割集都表示顶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事故树中有几个最小割集,顶事件发生就有几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小割集越多,说明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2.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

事故树顶事件发生,必然是某个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同时发生的结果。一旦发生事故,就可以方便地知道所有可能发生事故的途径,并可以逐步排除非本次事故的最小割集,而较快地查出本次事故的最小割集,这就是导致本次事故的最基本事件的组合。可见,掌握了最小割集,对于掌握事故的发生规律,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大的帮助。 3.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

每个最小割集都代表了一种事故模式。由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可以直观的判断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哪些种次之,哪种可以忽略,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使事故发生概率不降。

4.利用率最小割集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方便地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2)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1.表示系统的安全性。

最小径集表明,一个最小径集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就可以防止 顶事件发生。可见,每一个最小径集都指示出顶事件不发生的条件,是采 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的一种途径。最小径集越多,防止事故的途径 就越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小径集表示了系统的安全性。 2.依据最小径集可选取确保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

每个最小径集都指示了防止顶事件发生的一个方案,可以根据最小径集中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的多少、技术上的难易程度、耗费的时间以及投入的资金数量,来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控制事故的方案。

3.利用最小径集同样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计算顶事

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来说,如果事故树中与门多,则其最小割集的数量就少,定性分析最好从最小割集入手;反之,如果事故树中或门多,则其最小径集的数量就少,此时定性分析最好从最小径集入手,从而可使分析过程得能简化。

48. 结构重要度: 49. 概率重要度: 50. 临界重要度: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第三章 系统可靠性分析 第四章 系统安全评价

1. 安全评价的定义:是对系统存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序,提出改进措施。

2. 安全标准: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为安全标准。 3. 安全评价原理:

1. 安全评价是系统工程,因此,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全局的观点,更大的范、更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层次来考虑系统安全评价问题,并把系统中影响安全的因素用集合性、相关性和阶层性协调起来。 2. 类推和概率推断原理。

3. 惯性原理。也可以称为是趋势外推原理。 4. 安全评价程序:

1. 危险性确认

危险的查出:(检查)1.新的危险,2.危险的变化 危险的定量化:(确认)1.发生的概率。2.损害的程度 2. 危险性评价

危险排除(措施)1.使危险变。2.消除危险 允许界限(评价标准)社会对危险性的允许界限 然后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再评价是。

5. 设备安全评价要点:

1. 安全标志

随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