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合集】杭州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3份试卷合集】杭州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9.D 【解析】 【详解】

A、水和乙醇混溶,不能分液分离,A错误;

B、氯气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B错误;

C、氯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用来制备氨气,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来制氨气,C错误; D、NO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NO,D正确; 答案选D。 10.C 【解析】

压强对气体有影响,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C可以是气体,也可以不是气体,假如C不是气体,A和B至少有一种是气体,如果C是气体,A和B一定是气体,故C正确。 11.A 【解析】

验证淀粉已完全水

解必须选用碘水,若加入碘水不变蓝,则水解完全,选项①错误;②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无法比较氯和硅的非金属性强弱,选项②错误;③取样品溶于水,先加足量盐酸酸化,然后再加BaCl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Na2SO3 已被氧化,选项③正确;④颗粒大小相同的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与水反应更剧烈,从而可以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选项④正确;⑤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选项⑤正确;⑥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无法验证用稀硝酸能将Fe 氧化成Fe,若稀硝酸过量则可以,选项⑥错误。答案选A。 12.B 【解析】 【详解】

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即:单质)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A.N2和O2在反应为N2+O2=2NO,游离态的氮(氮气)变成化合态的氮(NO),A项不符合题意; B.将化合物(NO)转化成另一化合物(NO2),B项符合题意; C. N2+3H2

2NH3,游离态的氮(氮气)变成化合态的氮(NH3),C项不符合题意;

3 +

D. 豆科植物根瘤菌把N2变成NH3,游离态的氮(氮气)变成化合态的氮(NH3),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B。 13.D

【解析】分析:根据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作答。

详解:A项,由于容器的体积可变,增加H2的量,容器的体积增大,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B项,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项,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项,Fe呈固态,增加铁的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对化学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D项,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①固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增大固体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②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本质上通过浓度的改变来实现,恒容时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压时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容器的体积变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14.D 【解析】 【详解】

A. 煤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主要利用了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是化学反应,故B错误;

C. 常温下,铁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附着在其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我们将这一化学反应过程称为钝化,故C错误;

D. 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5.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有机物与NaHCO3不反应,则结构中没有羧基;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则结构中有羟基;能使溴水褪色,则结构中有碳碳双键。所以D正确。答案选D。 16.B 【解析】 【详解】

mol-1):P—P:198;P—O:360;O—O:498,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化学键的键能(kJ·

由图可知:1个P分子中含有6个P-P,1个P4O6分子中含有12个P-O,1mol P4和3mol O2完全反应mol-1+3×498kJ·mol-(P4+3O2=P4O6)生成1molP4O6,所以反应P4+3O2=P4O6的反应热△H=6×198kJ·

1

-12×360kJ·mol-1=-1638kJ·mol-1,反应放热1638kJ,B项正确,

故选B。

17.B 【解析】 【详解】

碱性甲醇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甲醇失去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负极反应式:CH3OH-6e-+8OH-═CO32-+6H2O,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选B。 18.C 【解析】

A.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 C.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故C正确; D.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硅及二氧化硅的用途,题目较为简单,注意积累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用途. 1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由②和④可知,3.2gNa2CO3加入盐酸中,包括溶解和反应两个过程,其中溶解使温度升高到24.3℃,最终温度为25.1℃,所以Na2CO3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项,由①和③可知,2.5gNaHCO3加入盐酸中,包括溶解和反应两个过程,其中溶解使温度降低到18.5℃,最终温度为16.2℃,所以NaHCO3与盐酸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C项,20.0℃时,含3.2g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由于没C正确;D项,20.0℃有Na2CO3溶解过程,所以混合后的温度低于25.1℃,由于NaHCO3溶于水为吸热过程,时,含2.5g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与固体相比较,没有溶解吸热的过程,混合后的温度将高于16.2℃,D错误。

点睛:本题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查学生灵活处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结合题意对溶解和反应两个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20.C 【解析】

试题分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元素,用铁锅比用铝锅好,故A错误;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氯气泄漏后应逆风向高处跑,故B错误;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和二氧化碳,可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C正确;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食用“加碘”食盐利于健康,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0.2 4mol.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葡萄糖的相关性质。蔗糖水解的方程式为:

酒化酶C6H12O6????2C2H5OH+2CO2?,

葡萄糖发酵的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计算题中要求的物理量。

葡萄糖【详解】

(1)n?C22O11)68.4g12H22O11?1=m(C12HM(CH==0.2mol,

1222O11)342g/mol

1 1 0.2mol n(葡萄糖)1

10.2mol=1n(葡萄糖)

1n(葡萄糖)1=0.2mol; (2) n?Cm(C12H22O11)12H22O11?2=M(CH=684g=2mol,则n (葡萄糖)2=2mol,

1222O11)342g/molC酒化酶6H12O6????2C2H5OH+2CO2? 葡萄糖

1 2 2mol n(C2H5OH)

12mol=2n?COH? 2H5n(C2H5OH)=4mol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

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气)

收溴蒸气 III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 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开启K2 NaOH溶液 【解析】 【分析】

防倒吸 溴(Br2) 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