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弯机毕业设计3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预弯机毕业设计3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各测试点代号,测压位置及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如下: 序号 测压点 测压位置 上行 1 2 3 4 5 6 7 8 9 M1 MX8–MX12 MX1–MX7 MX2–MX6 MX3–MX5 MX26 MX23 M1 MX11 比例溢流阀块 同步位置控制阀块 同步位置控制阀块 同步位置控制阀块 同步位置控制阀块 压料梁控制块 压料梁控制块 压料控制泵块 蓄能器安全块 0-31.5MPa 0-31.5MPa <1.0MPa <1.0MPa 0-31.5MPa 030MPa 0~3.0MPa 0-25MPa 16MPa 下行 12-15MPa 12-15MPa 12-15MPa 2-3MPa <1.0MPa 3.0MPa 0~3.0MPa <1.0MPa 16MPa 油泵主压力 比例阀进口 活塞缸上腔 活塞缸下腔 柱塞缸 压料梁油缸 压料蓄能器 压料、松锁控制 蓄能器内压力 正常工作压力范围 说 明 3.3.5 液压系统的维护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定期更换滤油器芯;器芯型号SFX-1300×20(加热、冷却过滤系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定期检测油液的清洁度及变质情况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系统有不正常的尖叫或噪音过大时,更换空气滤清器; ④ 严格控制油温,油温的控制范围为10℃~70℃,超出此范围后,应停机检修加热、冷却系统。

⑤ 定期检查阀、阀板及管道渗漏情况,及时更换密封圈。

⑥ 当液位控制继电器有信号输出时,立即关电源,补偿油液,液位计上限继电器不能调整过低,以免损失过多的液压油。

⑦ 在检修油泵时需关闭油泵吸油口截止阀,在检修完后,一定要打开截止阀,即截止阀把手方向与管道轴线方向平行。(垂直时为关闭)。

⑧ 放油阀设在油箱的底部,放油时打开截止阀,即可放油.

共 29 页 第 1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油液的使用寿命根据用户情况依据有关标准进行清洗过滤或者更换。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按蓄能器使用规范进行蓄能器充气压力的核对及充气,充气压力为:20L蓄能器为14Mpa、50L蓄能器为2.0MPa。

11 蓄能器充气时需用HYDAC公司提供的专用充气工具,绝对禁止向蓄能器内充入除氮气以外的其他气体,即只能充氮气。

特别注意:在检修阀、拆除阀及管道管接头时,需用压力测压装置进行卸压,尤其是拆除与蓄能器连接的管道及阀门时,更要进行卸压。

12 蓄能器使用规范

* 蓄能器为安全容器,必须充氮气;

* HYDAC蓄能器出厂前,予充满2bar的氮气; * 使用前先将蓄能器充氮气至所需压力;

注:开阀充氮气时应缓慢进行,直至所需压力,关闭氮气瓶上的截止伐并检查压力表上的充气压力。

重复该过程直至达到所要的充气压力,过大约5分钟后(期间 会发生温度补偿)重新检查气体压力,必要时予以调整。 充气压力:充氮气压力最小为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1/4; 充氮气压力应低于系统最低工作压力的9/10

* 充气检测方法:使用HYDAC充气和检测装置FPU-1,软管的一端通过G9接头与氮气瓶连接,另一端与HYDAC检测装置连接,并将检测装置与蓄能器连接(如皮囊式蓄能器,还须通过HYDACA3接头与蓄能器连接)。

* 蓄能器应定时检查压力:

蓄能器充氮气完成,投入使用后一周须进行检查,若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四个月后,若仍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一年以后。

共 29 页 第 14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3.3.6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序号 故障现象 1 2 油泵噪音过大 滑块下行速度太慢 滑块下行速度过快 系统压力上不去 原因分析 1 油泵吸油口阻力大 2 油面太低 3 液压油含空气过多 同步位置控制阀1.050调整不当 比例方向阀给定电压太小 数控参数设置不当 比例方向阀给定电太大 数控参数设置不当 两台泵同时工作 比例溢流阀无给定电流 板厚、板长等与压力有关参数设置不当 油泵损坏 系统油脏 油缸内密封圈损坏 系统效率低 滑块运行速度太低与设计参数相差太大,重新设置数控有关参数 加热、冷却系统故障 排除方法 检查吸油管清除堵塞物 增加油面至油标中上部 检查使油飞溅或吸入空气的管道或阀门检修 重新调整阀 检查电器 重新设置参数 检查电器 重新设置参数 检查比例溢流阀带电情况 检查电器 重新设置有关参数 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检查油泵 检查油液清洁度 更换密封圈 计算输入/输出功率 此值大时,检修油泵及油缸内密封圈 检查加热、冷却系统 备注 3 4 5 6 滑块掉刀或停不住 系统油温过高

共 29 页 第 15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第4章 机器的使用

4.1使用前的检查和准备

4.1.1检查:

每次开始使用机器之前,操作者应做以下检查:

1.机器的可机动运行部件如进口、出口辊道、机器之间等,是否停靠在上次停机时停靠的位置,或说明书规定的停靠位置。

2.机器的各限位开关、行程开关是否有松动,状态是否正常。 3.机器电气系统的电源开关、急停按钮和各操纵部位外观是否完好。 4.电气系统的外露穿线管(蛇皮管)接地保护线等导线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

5.液压、气动、润滑的管路接头等外露部位是否有漏油、漏气现象;液压、气动系统的压力表是否完好。

6.机器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栅、防护罩等是否完好。 7.检查机器的各操纵、调整手轮、手柄等是否完好。 8.检查被误调整后开机可能会造成损坏的部位。

9.检查机器各部位应当紧固的螺栓、螺钉、螺母、固定销等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应注意区分紧固件和起调整作用的螺钉等)

10.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4.1.2准备:

每次开始用机器之前的准备工作:

1.查看机器的各润滑部位是否需要润滑。需要时,按说明书润滑部分的要求加注润滑油(脂)。 2.查看各可机动运行部件的行程范围内是否有可能会阻碍部件运行的杂物,如工具、废料等,如果有,必须移开。

3.启动电机油泵,听是否有异常声响。

4.使机器的各可以机动运行的部件如进口、出口辊道、机架,模具移动装置、模具的上下运动等查看有无异常现象。

5.按说明书电气部分的说明检查各数控系统是否正常,如寻找参考点的动作,传感器显示值等。

6.确认机器的工作能力、模具规格、辊道的步进行程等与被预弯钢板是否适宜。

4.2 使用机器时的调整、设定和操作

4.2.1设定及调整项目:

工作前应弄清楚工作对象,钢板厚度、生产钢管的直径、长度以及材质,(具体一点是要知

共 29 页 第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