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4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挂在校园内,社区内,唤醒更多的人。好吗? 地球妈妈:那样有用吗?那样真的能治我的病吗?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种办法好吗?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地球妈妈:那要真能治我的病,我可得好好感谢感谢同学们,同学们不如你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标语创作的多,哪里个小组创作的最有特色,我将颁发给他最佳创作奖及地球小卫士的光荣称号。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生答)

师:地球妈妈,你的提议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开始分工合作吧!

3、学生活动,老师和地球妈妈倾听,并指导提示。 4、反馈交流:依照要求给各小组打分和评议。 5、评议

6、小结:地球妈妈,刚才你听了我们同学们的标语和介绍,你觉得同学们的标语制作的怎么样?

地球妈妈:我觉得同学们人小智慧大,制作的标语我都喜欢。??颁发证书??

四、教师结课,课外延伸

老师用充满激情话语震撼学生,同时设计一个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比如:成立校园环境保护小小志愿者活动,成立社区环境保护小小志愿者活动。 五、总结

感谢地球妈妈 ,是她让我们有了这样话题来讨论环境保护问题,,是她让我们想出了各种办法保护地球母亲,是她让我们继续把这个活动继续深入的搞下去!(送地球妈妈。下课)

《登 鹳 雀 楼》教学设计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秋天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吟诵诗文,理解诗意。试着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呵!小朋友们可真精神啊!谁愿意给老师背首古诗听听? (通过背古诗,以旧引新) 二.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揭题,介绍鹳雀楼师:这座楼叫鹳雀楼(板书:鹳雀楼)。因为有一种鸟叫鹳雀,在它们飞累的时候经常到这座楼上休息,所以人们就称这座楼叫鹳雀楼,本来鹳雀楼并不出名,因为唐朝诗人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而出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和诗人一起登楼赏诗吧!(板书:登)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文明交通,告别陋习》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班会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素质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2、通过学习,使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交通事故的残酷无情,要预防车祸,一定要提高自己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3、通过小手拉大手,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共创和谐文明校园、家园。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交通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一段有关交通乱闯红绿灯的片段让学生观看。

(2)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生:太乱了或太危险啦! 师:为什么会这样危险? 生:路口没有指示灯。 师:道路上有不少路口都没有设立指示灯。 生:车辆和行人没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师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这样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同学们的生命安全。如何才能安安全全的来上学,平平安安的回家去,真正确保我们同学们的生命安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教育课——“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 2、通过交通事故数据,认识安全的重要性。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国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75%以上。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去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7万多起,是5年前30万起的一倍多。死亡人数104372人,比5年前死亡近7万人幅度明显上升。平均每天有285人在车轮下丧生,在每10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至少1人是青少年。不注意交通安全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和麻烦,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这样对我们出行的生命才有保障。 3、结合实际,指导分析行为。

1.行人在街上走路应在哪儿走?没有人行道怎么办? 2.行人横过马路应该怎么走? 3.从事故图中你知道什么?

4.这个小学生横穿马路做得对吗?为什么? 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 5.辨析练习,巩固提高。

演示投影,想一想这样走路为什么不安全?该怎么做? 1. 在车行道上行走妨碍车辆行驶,容易被车撞.行人应该走人行道。 2. 跳护拦易摔伤,或被车撞,很危险.。

3. 过马路时要先看左再看右,注意来往车辆。 4. 看录像,找问题,提高安全意识。

是啊,安全问题始终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围绕交通安全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我们还请了交警大队叔叔来给我们讲课,在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仅仅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了吗?不,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可是在生活中很多同学不注意这些细节,观看录象片段。 (1)(放学时间,在学校门口家长止步线之内,一名学生没有注意过往的车辆直接扑向自己的母亲,差点被车撞倒。)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会被撞伤呢? 我们再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有人横道的没有人行横道的——先向左看再向右看)

同学们你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了吗?这场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 小执勤员的烦恼:总有一部分家长超过家长止步线,而我们劝他们他们总是不听。希望我们同学都来督促自己的家长,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家长止步线外停车,自己走进来。 (2)(过马路翻越护栏或绿化带。)设想一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在我们的城市中很多马上都设置了护栏或绿化带,当我们需要横过有护栏或绿化带的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 学习学生交通安全“十不为”儿歌

1)不闯红灯、不越线停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2)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3)不骑车带人,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车; 4)未戴头盔不坐摩托车;

5)骑车不突然猛拐、双手离把;

6)不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线竞驶; 7)不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8)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9)不追车、抛物击车,不跨越、倚坐隔离设施; 10)不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 四、小节:

通过今天的学习,懂得了注意交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更需要自我保护,注意

《地球妈妈我爱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强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