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素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全民阅读素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别山活动”,组织青少年到红安、麻城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3年来,已经有100余万名孩子重走这条红色之路。”黄冈团市委副书记张章介绍。

从2013年开始,黄冈市总工会在该市工会系统开展“红色书籍进班组、红色电影进社区、红色精神进企业”活动,组织职工读红书、唱红歌、上红网、学红史、答红题、抒红情、走红路、观红展、放红影、评红星??

“我们有‘十股红流’,一定有一股会流到你身边。”黄冈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裕勇说。

全民阅读的黄冈劲头

“只要做事情,就想着一定要做好。”这种劲头,在黄冈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得以充分表现。

5月27日,红安县普降大雨。当记者站在红安县城关镇四马山村迎宾大道,看到正在建设中的红安县文化中心时,被深深地震撼到了。“2012年,红安财政收入只有17.07亿元,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拿出3.5亿元修建这个文化中心。”红安县文化局局长喻成传说,“要想读书,得先有读书的地方。”

“黄冈讲坛”是黄冈的文化宣讲重要基地。2009年以来,先后有余秋雨、郎咸平等2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登上讲坛。

还有夜校。黄冈市现在已经构建市、县、乡三级夜校网络,全市各级组建夜校95所,已有4万多名干部参加夜校学习。

当地曾有自嘲式说法,黄冈有“三会一不会”,会读书、会打仗、会种田,唯独不会经商。黄冈市经信委借助全民阅读活动,一方面在网络上打造政企互动APP“企服通”,一方面直接向企业赠送书籍,倡导读书进企业、进车间、进项目现场。

在繁忙的建设单位,安静地阅读竟也成了现实。在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投国际城一期工程项目部,有一个40平方米的阅读室,工作日晚上6点到9点开放,休息日全天开放。

黄冈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德高告诉记者:“我们将‘书香’溢到了更多不可能的地方。比方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5家‘书香商场’,配备了时尚、财经、商务等内容的书籍;还有5家‘书香医院’,配备了健康养生类书籍。”

他们因读书而富有

在黄冈市人民检察院,有一个青年干部读书班,单位80%以上的青年都自愿报名参加。每季一个主题,每月一个子活动,读传统,悟专业,做思考。目前,这个读书班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正在进行13个课题的研究。

在黄冈农村,生活因读书而改变的例子比比皆是。

红安县高桥镇王德塆村的红安明珠农牧有限公司年产值400万元,每年支付给乡亲们工资近

30万元。公司负责人、王德塆村的党支部书记王拥军2003年参加成人高考,已经拿到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科文凭。他常年订阅多种报刊,在农业养殖方面的经验堪比专家。还有麻城绿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毛利兵,建筑工人张晓杰??在黄冈,这样的故事有很多。

5月27日,即将离开黄冈,记者看到这样一份文件:“我推荐大家读一读《转型抉择2020: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中国文脉》??有的我已读过,有的我看了内容介绍,觉得很好,正准备读,相信会大有收获。”落款是“刘雪荣”。旁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作为黄冈市委书记的刘雪荣,已经多次给大家推荐自己的读书书目。

“好学尚能,书香黄州。”如今的黄冈,果真是人人喜读书,处处闻书香。

神韵随州:炎帝故里品书香

2015-6-17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山镇),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

“神”在铸文化之魂,“韵”在绘山水之美。近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神韵随州”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全民阅读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阅读活动,为随州发展增添神韵。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了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阅读在这里蔚然成风。

赏妙笔丹青,字画相伴读书乐

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随州自古就有热爱阅读的优良传统,欧阳修在随荻画学书,至今传为美谈。

坐落在随州市神农公园的市图书馆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墙壁上挂满字画,笔墨横姿间,令人心旷神怡。走廊里、楼梯间、阅览室内,处处丹青水墨,有的简单几个大字,有的用隶书写下整篇诗文,有的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有的浓墨重彩画出姹紫嫣红。

“市民们经常过来欣赏字画,有时候读书累了,出来看看字画,放松下心情。而且看字画本身也是一种熏陶,促进大家更爱阅读。”随州市图书馆馆长王成学告诉记者。

在有“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国楹联城市”、“中国诗词之乡”之称的广水市,城区西正街,20余幅书法灯箱静立道路两侧,市内公汽停靠点厨窗张贴着优秀诗词。

“不仅让市民走在街上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还通过书法展览、楹联比赛、诗词创作等形式助推读书活动,让市民时时处处都融入全民阅读活动文化氛围之中。”广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伯平说。

“石头屋,石头房;石桌石凳石头墙??”广水市武胜关镇桃源村依山傍水,古木参天。桃源村建有桃源书院和村图书室,创立了国学讲堂。“图书室藏书4000余册,平日里一些村干部、村民在这里读书。到了周末,会有不少游客前来。他们在桃源村逛累了,就来这里歇歇脚,看看书。”村主任夏炎贵介绍。

赏一赏妙笔丹青,读一读名家名著,诗书礼乐在这里与阅读逐渐融合,随州市民更享读书乐趣。

铸文化之魂,炎帝故里添神韵

阅读铸造文化魂,书香随州添神韵。

“去年5月15日,随州市委书记刘晓鸣发出《致全市党员干部的一封信》,推荐四本好书,号召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养成勤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习惯,挤出时间看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形成学习的风气。”随州市文体新闻出版局工会主席普子升说。

普子升告诉记者,随州市全阅办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全体干部群众发布倡导全民阅读的信息,吸引大家关注并积极参与。《随州日报》等当地媒体开设了读书专栏,开展每日荐书、读书征文、经典文集欣赏等活动。

4月22日,随州市神农公园人声鼎沸,“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随州”经典诵读比赛在这里举行。近千名参赛者带来了《放飞中国梦》、《少年中国说》、《我的强军梦》等作品,深情并茂的朗诵感染了广大市民。活动还为10个获奖代表队奖励了价值2万元的图书。

4月23日,随县教育局、随县文体局联合在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谒祖广场举行全县中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启动仪式,16所中小学的800名学生身着盛装,列成方阵,以齐诵、吟唱等多种方式诵读《三字经》、《少年中国说》、《游子吟》等国学经典诗文。

随州市全阅办还联合随州市新华书店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他们邀请了著名教育家尚阳、著名文化学者余世存在该市东关学校、市二中等学校开展“你在为谁读书”演讲活动。同时,长期为农家书屋配送图书,并遴选出一批图书在随县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协助湖北农商银行随州分行在文峰小区建设图书阅览室,打造书香社区;开展智力拥军、书香军营文化建设,在随州市消防支队、武警支队流动售书,并为武警支队建设图书室。

开卷有益、读书传家的浓郁学习之风,随着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让随州满城芬芳,不断滋养着随州市民的精神品质,为随州的发展增添了一丝神韵。

品翰墨书香,幸福生活更美好

6月3日,随州市广水市应山街道办事处八一村农家书屋内,69岁的老爹爹刘征安正仔

细翻阅着一本农药使用手册,他不时拿起笔将手册上的要点抄录下来。

“每天上午都来,家里种了蔬菜和水稻,我根据农作物的情况,看病虫害防治及各种农药的使用方法。”刘征安告诉记者,在书本的帮助下,他对农作物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愈加得心应手。

“广水市建立和完善了市、镇、村三级阅读网络体系,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全市建成农家书屋403个,全市人民都可以享受到丰富的阅读资源。”曹伯平说。

“人之初,性本善??”每天清晨,当你走进鸟语花香的随县三里岗镇小学,全校800多名学生的琅琅书声会让你格外赏心悦耳。

在随县中小学校园里,处处是书声。从2011年起,随县开始进行新教育实验。所有学校都配备图书室,教学点都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班级都建有图书角,学校在适宜的区角还设有书吧。他们常年坚持开展晨诵课、儿童阶梯阅读、亲子共读、师生共同传阅一本书、师生共读共写等活动,“晨诵、午读、暮省”逐渐成为孩子们的生活方式。

2014年,随县万福店农场中心学校霍莉莉、新街镇中心学校周纯伊2名学生经过全国海选走进中央电视台录制“我的一本课外书”节目,被授予“全国阅读少年”称号。

随州冰姿·三梦服饰公司总经理韩继雄热爱读书,家中藏书近万本。他还鼓励企业职工阅读,带头倡导建设学习型企业,让员工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的观念。如今的“三梦”,没有专职清洁工,厂区却干净整洁,没有专职管理员,物品却摆放有序,员工视厂如家,团队亲密无间。

“我市全民读书活动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各级媒体图文并茂地报道了市里全民读书活动。2013年、2015年,省阅读办授予广水市全民阅读‘争先创优’先进单位称号。”普子升说。

品翰墨书香,赏妙笔丹青,闻琅琅书声,看神韵随州。伴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推进,我们坚信,随州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愈加和谐幸福!

书香天门的文化基因

2015-06-16

天门,因文而名,因文而兴。

古往今来,这里教育昌明,人才辈出,崇尚读书、兴文重教是浸入天门人骨子里的传统。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天门共为国家输送大学生20余万人。《人民日报》记者撰文盛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