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期课程纲要(3 - 6年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期课程纲要(3 - 6年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期课程纲要(3-6年级)

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学材料: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设计:莒南县十字路镇第二中心小学 刘敬霞

授课时间:2012年9月1日----12月30日共40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义务教育3—6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语文教师

【学期课程总目标模块总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一)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二)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三)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程内容标准及教学安排】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学校生活,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教师要利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机会,启发小学生提出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从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到城乡的规划建设,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和身边小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和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要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

多一点实地调查和实验,少一点书面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纯思维训练。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内容领域是开放的,非常广泛,既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社会等维度出发选择内容,也可以从服务社区、关爱他人和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实践等方面着手选择内容。选择内容时应着重考虑:

(1)应根据课程目标与性质并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与条件选择适当的内容。内容最好以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

(2)选择内容时应注重本土性,根据社区实际,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

(3)选择的内容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际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4)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实践活动包括校园内的自我服务劳动、公益劳动;在社区进行的社区公益劳动;在当地厂矿企业或在农村的农田、林场、牧场、渔场等场所进行的简单生产劳动等。技能练习活动主要有常见的工具使用、常见材料加工、常规构件或部件的连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产品的使用、简易维护与保养;具有一定技术特征的生活技能,如日常烹饪、衣物缝制、常见洗涤等方面的技能学习,以及一些简单的、通用的工农业生产的基

本技能练习等。工艺制作活动主要指体现技术特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的制作活动,以及纸塑、泥塑、编织、印染、雕刻、刺绣、电子等项目作品的制作等。简易设计活动包括对一个简要技术作品的需求调查、方案构思、草图绘制、模型制作、调配装试、交流评价等活动。技术试验活动主要指技术实践、技术探究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些简单的技术小试验,如种植、养殖中的农业小试验,常见材料的性能试验,技术设计作品的功能试验等。发明创造活动主要指从现实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出发,以人类未曾出现的技术产品或技术手段为对象,采用一定的创造技法、系列化的步骤,努力形成具有一定创新性成果的活动。

(四)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与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运用写作、绘画、表格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学会设计和制作简易机器人,体验“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动作”的基本过程。

各小学要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保证基本课时(每周3课时)总数的前提下给予小学生弹性的时空环境,允许不同的学习小组或个体有不同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