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常德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常德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景,下列有关设计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装置的应用是照相机

B.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C.若在透镜前佩戴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 v 从 1.2f 处匀速运动到 1.9f 处(f 为焦距),这段时间 内像移动的速度为 v′,则 v′>v

4.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物镜甲比物镜乙视野暗 C.若不改变目镜,则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短

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 5.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

镜的距离应

A.小于10cm C.等于20cm

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B.大于10cm小于20cm D.大于20cm

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0℃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C的水蒸气,下列所示四个温度随

A. B.

C. D.

8.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图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图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D.图丁: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9.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象,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B.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是汽化现象 C.“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是液化现象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会听到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考场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人能听到的声音,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

11.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那么气球内氢气的质量_____、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图中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无锡”的情景,看到的“锡”字是正立、放大的_____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_____镜。它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所以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否则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入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折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15.“请保持安静”,考场上监考老师的提示声通过______传入我们耳中,该过程说明声音可以传_____(能量/信息),“请保持安静”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6.如图所示,秒表上的时间是________s

三、计算题

17.一个铁壶至多盛1.5kg的水,用这个铁壶至多盛多少kg煤油?(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18.某日,小明乘坐榆林一一西安7007列车(全程铁路约625km),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榆林 7:50 绥德 9:24 9:27 延安 12:08 12:16 西安 20:20 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榆林开往西安所需的时间为_____h;

(2)列车由榆林开往西安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_______?

(3)假设该列车全长200m,中途以(2)中的速度通过一条2300m长的隧道,则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分钟 ______? 四、实验题

19.如图所示,请你和小明同学一起完成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如图甲是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取适量体积的盐水,然后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人空烧杯中(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28.4g),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g,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 g/cm3。用该实验方案得到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减小误差,小明改进了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以下步骤的操作,请你补充完整。 ①在烧杯中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读出体积V;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测得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用本小题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⑤请你指出小明操作过程中的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上。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明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到图乙中30cm刻度线处,这时光屏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21.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小明记录下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并改变入射角多次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折射角γ 0° 0° 15° 11° 30° 22.1° 45° 35.4° 60° 40.9°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和_____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且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____。

2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做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