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考小说阅读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问题】“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答案】六安爷层面(4分):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点;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4分):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理解六安爷的关键”和“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暗示答题时要注意从分析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两方面进行分析。“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在文中三次出现,多次不顾村人的劝阻,一方面表现了六安爷的固执性格和对土地的温情与热爱,另一方面因为六安爷处于半瞎状态,加之百亩园即将消逝,再无没有机会锄地了,所以要“过瘾”,也突出了六安爷对失去耕地的无奈与悲凉。从主旨角度看,六安爷个人的“过瘾”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劳作,因为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更有精神寄托的内涵。从社会层面讲,小说揭示农业耕地被工业生产挤占的现状,通过六安爷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眷恋与不舍,从而表现出作者对工业化社会到来的深沉思考。

【小结】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义重在内容,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内容和时代背景,近几年,各地高考多有涉及,应作复习重点。

二、常见重要语句

1、从内容上看:情感复杂,矛盾,变化较多的句子。 2、从主旨上看:指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中心句、主旨句。

3、从结构上看:体现文章行文脉络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

4、从表达上看:指含义蕴藉,意味深长的修辞句、象征句。

三|解题思路

1、把握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作者的思想脉络。 2、将要理解的句子归到适当的类别中。

①情感复杂,矛盾,变化较多的句子。应多揣摩人物的情感,注意小说中的情感往往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环境等体现出来。

②指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中心句、主旨句。注意和小说

的主题相联系,要扣住小说主题来回答。

③从结构上看:体现文章行文脉络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梳理小说的脉络,根据句子所在位置加以回答。

④从表达上看:指含义蕴藉,意味深长的修辞句、象征句。既要联系表层意思(字面意思),又要联系深层含义(语境临时义);这些句子,不仅有比喻义、象征意义,还有抽象方面的含义,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应尽可能分析清楚。

四、答题步骤

①把握基本含义,吃透深层意思,联系内容和主旨;②指出语句在文本架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方面的作用。

【例】(2013重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