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腔肠动物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06 腔肠动物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普通动物学笔记 腔肠动物门

(二) 代表动物:海葵

1.生态:固着于海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生活;捕获鱼和甲壳类动物为食。 2.结构:

身体呈圆柱形,固着一端为基盘,另一端为口盘,口盘周围有触手,口呈裂缝状; 无骨骼。

有口及口道,口道壁由口部外胚层细胞褶入形成; 在口道的两端各有一纤毛沟(口道沟),内壁细胞具鞭毛;

消化循环腔构造复杂,有隔膜(由体壁上内胚层细胞增多向内突出形成),隔膜分为一级(与口道相通)、二级、三级隔膜。末端为隔膜丝。

隔膜丝沿隔膜的边缘下行,一直到达消化循环腔的底部。有的形成游离的线状物称为毒丝,有防御及进攻的机能;

隔膜丝由刺细胞和腺细胞构成,能杀死摄入体内的捕获物,并由腺细胞分泌消化液,进行细胞外和细胞内消化。

海葵肌肉较发达,在较大的隔膜上都有一纵肌肉带称为肌旗。 3.生殖和发育

雌雄异体,生殖腺生长在隔膜上接近隔膜丝的部分,由内胚层形成。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为浮浪幼虫,出母体后游泳一段时间,固着发育成新个体。

精子

受精卵 浮浪幼虫 卵子 新个体

有的海葵不经浮浪幼虫直接发育成为海葵后出母体; 也可进行无性生殖,为纵分裂或出芽。 珊瑚骨胳形成:

由珊瑚虫的外胚层细胞分泌骨胳。 资料:珊瑚礁

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

第 9 页 共 11 页

普通动物学笔记 腔肠动物门

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由于珊瑚虫具有附着性,许多珊瑚礁的底部常常会附着大量的珊瑚虫。

珊瑚由很多珊瑚虫造成。每一珊瑚虫都有一个中空而底部密封的柱型身体,它的肠腔与四周的珊瑚虫连接,而位于身体中央的口部,四周长满触手我们通常把珊瑚分为石珊瑚,八放珊瑚及水螅珊瑚,它们有不同的形态特征。除了生物学分类外,我们亦可按生态功能,把珊瑚分为两大组。那些有共生藻(即虫黄藻) 的珊瑚称为可造礁珊瑚,而那些没有共生藻的则称为不可造礁珊瑚。

(三) 珊瑚纲的分类

1.六放珊瑚亚纲:触手、隔膜为6的倍数,如鹿角珊瑚、脑珊瑚、石芝。 2.八放珊瑚亚纲:触手、隔膜各8个,如海鸡冠、笙珊瑚、红珊瑚。 水螅虫纲、钵水母纲及珊瑚纲特征比较: 水螅纲 钵水母纲 珊瑚纲 水母型 体型 小 大 缘膜 有 无 无

水螅型 垂唇 有 有 无 隔膜 无 有 有 口道 无 无 有 生殖腺来源 外胚层 内胚层 内胚层 海葵 单体 无骨骼

珊瑚 群体 外胚层分泌物质形成外骨骼

第三节 腔肠动物的系统发生

腔肠动物是真正多细胞动物的开始。

从其个体发育看,一般海产的腔肠动物都经过浮浪幼虫阶段,由此可推测:最原始的腔肠动物是能自由游泳、具纤毛、形状象浮浪幼虫的动物,即梅契尼柯夫假想的群体鞭毛虫,细胞移入后形成原始二胚层动物(原始的水母型),发展成腔肠动物。

在现存的腔肠动物中,水螅纲无疑是最低等的一类,因为其水螅型与水母型的构构都比较简单,生殖腺来自外胚层。钵水母纲水螅型退化,水母型发达,结构较复杂。珊瑚纲无水母型,只有结构复杂的水螅型。后两纲的生殖腺又都来自内胚层,因此认为,钵水母纲和珊瑚纲可能起源于水螅纲,沿着不同的途径发展而来的。

第 10 页 共 11 页

普通动物学笔记 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些种类有食用价值,有些可治疗疾病。 毒素可作为新的药物开发研究。 可用于地质学和油气勘探。

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境之一,为其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多种环境。仿生学,例如模仿水母的感觉器—触手囊的风暴预报仪器,能提前15小时作出准确预报。

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用于探讨发育和进化等问题。 观赏价值。

有些种类刺细胞分泌的毒液对人的危害较大,可造成严重创伤。 有些钵水母对渔业生产有害。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