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三55)山西省原平市实验中学(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名校课模讲座三之5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19三55)山西省原平市实验中学(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名校课模讲座三之5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把教室变成了“开放的课堂,自主的舞台。”

二是请学生家长进课堂。课堂教学彻底开放后,每位教师不但主动邀请学校领导和教师同行之间相互观摩交流,而且请学生家长随时可以进课堂听课,听后填写反馈意见卡,学校教导处每天将全校各年级各班的家长听课反馈卡收集整理,把家长们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和归纳,再有针对性地发放给每一位教师,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新的课堂教学。各个班的教室里每天都有3――5位学生家长听课,全校每天都要接待100余名学生家长,家长们还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同各科教师座谈、交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新办法,更加缩短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三是生成性校本课程的建设。学校组织编写了《成长》系列校本教材,使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效对接,使每位学生都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四是创办了内部刊物《校本教研》月刊,择优刊登广大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感悟、教学论文以及学生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等,为全校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

今年4月23日――24日,忻州市教学工作暨课程改革现场会在原平市召开。来自忻州市各县(市、区)的教育局分管教学的副局长、基教科长、教研室主任、省级示范学校校长、市直学校校长、部分中小学校长20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会上,原平市实验中学校长宋建龙作了经验介绍,副校长苏保中具体介绍了该校开展“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然后,与会人员赴原平市实验中学,实地观摩了该校30个班的课堂教学活动。观摩了该校“公民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观看了该校开展“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的展示。省教科院副院长郭福田对原平市实验中学 “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该校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不但要在忻州市做出表率,而且要为全省做出表率。

5月10日―11日,山西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暨初中教学改革校际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原平市隆重召开.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110余个县市(区)分管教学的副局长,教研室主任和部分初中学校校长、副校长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原平市实验中学校长宋建龙对该校近年来实施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经验介绍,全体参会人员深入原平市实验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观摩听课,观看了原平市实验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录像资料,与会领导与原平市实验中学校长、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原平市实验中学“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一致认可,再次得到了省、市领导及教育专家们的充分肯定。省教科院院长马玉玺做了专题报告,他希望,通过这次现场会,特别是校际联合体的成立,能够推动全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版块3--2:原平市实验中学---用“改课”推进“课改”

(选自《立本求新,探寻特色,打造品牌---我市十三所特色办学初中学校经验介绍》 作者: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实验中学 日期:2012年12月23日 一、通过“改课”推进“课改”

2007年秋季学期,我校提出了一条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构建“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开始了通过“改课”推进“课改”的实践探索。

1、改变课堂形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座位,由秧田式变成马蹄式:二是改变了教师的位置,由高高在上变成走到学生中间;三是改变了黑板的数量,由一块变成三块;四是改变小组的构成,由按座位自然分组变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五是改变了教室的文化氛围,由过去呆板的缺乏人性的说教标语变成处处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内容。这些改变使教师教学的关注点更多,指导更有针对性,师生间互动互助的点、线、

13

面更广泛、更深入,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覆盖面与真实性更可靠,指导与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2、建构课堂模式。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二条主线(以小组为核心的组织形态和以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流程);三个环节(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评价提升)。

3、实施校本教研“五个一”工程。每天一节展示课。课堂教学全部对外开放,允许教师和家长推门听课。学科组每天提供一节示范课进行展示,并公开录像,一盘用于教师个人反思,一盘作为集体研讨的课例。每单元一次集体备课。备课的过程就是学习课标、解读教材、体察学生的过程。要求教师首先从自己出发,形成主体的视域和立场,然后借鉴他人,根据教学效果修改教案,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于教案,学校又有明确的要求,要有教学内容及其解析、教学目标及其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要素和内容,每周评价,等级记分。每周一次集体学习。每周五下午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集体学习,让课改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进每一个员工心中。内容是理论学习、专题讲座、课例研讨、典型发言等。每两月一期《校本教研》。用教师的智慧解决教师的问题是我们编辑印刷这一刊物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校本教研》已经成为全校教师展示自我、交流心得、课后反思、问题研讨、分享成功的平台,成为优质课堂的孵化器、自主发展的助推器。每学年一次教学工作会。每学年开学前召开。总结工作,提升经验,剖析问题。提出新的目标与策略,为全校工作立纲张目。

4、有效整合课程资源,落实国家课程要求。我们积极探索课堂学习小组与“公民教育”等其它综合实践活动对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做到了学习小组与活动小组实现重叠,机构统一、功能互补、成果共享。“公民教育”实践的成果与做法向“任务型”课堂移植,使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逐步形成以课堂教学改革统领其它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机机制。

二、构建生本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改革

2011年9月,我们制定了原平市实验中学十二·五教育科研和发展规划纲要。决定把生本教育的理念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构建生本课堂,使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提升。

所谓生本课堂就是“依托生命的本能,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其基本特点是:高效+健康+快乐。其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高扬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课堂;是遵循学习规律,特别是人的成长规律,使学习生活走向健康的课堂;是高效率学习、能激发学习者强烈学习兴趣的课堂。

为此,我们已经着重开展了五项工作:一是加强学习生本教育理论:二是构建生本教育教学文化;三是加大对学科组长以及骨干教师的培训;四是对新调入的年轻教师进行“补课式”的培训;五是进一步确立了核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和研究策略。

版块3--3:原平市实验中学近三年中考喜报 一、原平市实验中学2012年中考成绩公布

来源:山西省(沂州市)原平市实验中学网站 日期:2012年7月9日

原平市实验中学2012年中考成绩公布,23人达忻一中,8人进入全市前十名. 二、原平市实验中学2013年中考喜讯

作者:郝利红 来源:山西省(沂州市)原平市实验中学网站 日期2013年7月11日 2013年中考我校又一次取得了三个第一。一是我校的张婉祯同学夺原平市中考第一名;二是我校达忻州一中分数线共21人,位居原平市第一名;三是我校分别有5名同学进入原平市前十名,全市第一。

三、原平市实验中学2014年中考再创佳绩

14

作者:刘俊芳 来源:山西省(沂州市)原平市实验中学网站 日期:2014年7月5日 热烈祝贺实验中学2014年中考再创佳绩,达忻州一中分数线36名,其中6名进入原平市前十名,冀喻晓同学文化课总分全市第一。

版块四:对原平市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经验的考察学习与借鉴推广(4篇) 本版块选编了5篇文章:(一)灵丘县落水河中学50名教师赴原平市实验中学考察学习;(二)原平市吉祥花园中学全体代课教师到原平市实验中学参观学习;(三)实验中学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四)浅谈“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

版块4--1:灵丘县落水河中学50名教师赴原平市实验中学考察学习

作者:周金龙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落水河中学网站 日期:2009年5月28日 5月25日,(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落水河中学组织50名科任教师赴全省课改先进学校——(山西省沂州市)原平市实验中学考察学习。分年级分科目跟班听课60节,按学科组教研组听取了课程设置、课堂改革、分层指导、作业批改、课后反思等环节的做法和经验,还参观了该校校园建设、班级文化、成果展示等方面的图片板报。围绕该校组建学生学习小组、实行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当堂学会目标的成功经验,对照传统教学现状,全体教师作了深刻反思和针对性的借鉴,达成了改革的共识,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落水河中学将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任务为主线、以发展为目标”的课改要求,组建“任务型课堂、开放式教学”的新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版块4--2:原平市吉祥花园中学全体代课教师到原平市实验中学参观学习 来源:(山西省沂州市)原平市吉祥花园中学网站 日期:2012年12月26日

12月17日到18日,原平市吉祥花园中学全体代课教师在杨校长的带领下,到原平市实验中学进行参观学习。实验中学对我校的参观学习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领导们安排我校教师听学科带头教师的课。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校教师都表示受益匪浅,并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运用名师的教学方法,在模仿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创新。

我校杨校长指出,课堂改革势在必行,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在学习和实践中摸索前行,为提高我校整体教学质量共同努力。

版块4--3:实验中学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汇报

来源:莲山课件 (注:不知是何地区的实验中学) 日期: 2010年1月7日

2003年以来,伴随着全国统一的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实施,我们实验中学紧紧围绕新课改要求,紧扣国家课程改革标准,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全校上下群策群立,迎难而上,走过了艰辛的七年课改之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中升学人数由2003年的36人,增加到2008年的235人,这一数据确实让人感到震惊,但在我们实中人的心中,并未满足现状,我们自己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09年以来,带着县科教局提出的“二三三”兴教战略。我们在苦思冥想,寻找出路,如何将这一兴教战略更进一步的落到实处,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和落实“二三三”战略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从而使我校走上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

一、领导重视,亲自带头探索课改新途径。 ⒈主动出击,外取内强找出路。 今年5月8日,主动与县教研室联系参加了山西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原平现场会,听取了有关领导和改革学校尤其是原平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介绍,使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之后,自己亲自翻阅资料,认真学习课改有关理论和经验介绍,积累课改理论和实践依据,分析学校实际情况,寻求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逐步确立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和模式。

15

2009年中考结束后,迅速组织所有初三年级教师(新学期初一年级教师)和中层以上领导40多人租用两辆大客车,去原平市实验中学进行了一天的实地考察和参观。回来后,组织所有参观人员结合国家新课改标准,对原平实中的课改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使每位教师在思想上真正把课改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从而充实自己 ,适应时代要求。

暑假期间,与科教局教研室会同几个中心校校长于7月9日—11日,在北京参加了2009中国名师大讲堂,与全国不少名校长、名师、名家们零距离进行对话交流、学习、吸纳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会上分别听取了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改革经验介绍、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和山东省兖州一中杜鑫山校长“循环大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经验介绍,新世纪课改名校山东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生作的课堂教学改革报告。中国教师报首席记者李丙亭、中国名师大讲堂主持人讲:“杜郎口是个神话”。这次大讲座不仅听了很多优秀校长的报告,更主要的是每位校长讲座后,紧接着就是本校两名教师分别讲解所教科目的具体改革现状、方式方法或案例剖析等,使课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更使我充实了课改理念的不足,明确了课改的思路,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几次大会和实地参观结束之后,自己才真正把课改作为研究项目,到处找资料听报告,网上查询实地考察,掌握了不少课改模式。比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杜郎口中学的“三步六环节”课堂教学法、昌乐一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法、清徐二中的“四环节”教学法等。从中学到了不少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理想的课改模式,准备出台沁县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终于在2009年秋学段开学之际,全校教职工开学工作安排大会上,我作为教改领头人,在大会上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了两个材料,一是沁县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二是沁县实验中学课改需要重视的21个方面的问题,这21个方面的问题,也是自己在制订方案过程中和外出参观过程中,亲自归纳总结出来的21个方面的重要问题。这样使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正式迈向了前进的步伐。

课改进入试验阶段,不少一线教师仍不放心,提出了了很多具体问题和疑问,还有的尽管进行了培训,仍然不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但最担心的还是质量问题。在此时最需要的就是需要带领全校课改教师实地再次观模教改课,这样我们又与县教研室联系,亲自到清徐 县城二中进行联系、采点、实地取经。之后,组织全校课改教师和有关领导59人,于9月12日4:30分准时出发,带着任务、带着疑问,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一天的听课、座谈、听报告、查资料等学习取经过程。通过这 一天的学习,使全校课改教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明确了思路,担心教学质量的问题也吃了定心丸,更重要的是读懂了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和需要重视的21个方面的问题,这样才使我校课改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⒉大胆操作,群策群立谋发展。

9月1日开学以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一牛鼻子,紧紧围绕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在我校初中一年级进行大胆试验,带着如何形成我校规范的课改新模式,在试验中谋完善、在完善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谋规范。经过全校师生几个阶段的探索和总结,课改明显收到了一定效果。我校课改的具体实施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大概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共同努力。

一是准备阶段。酝酿、发动、学习经验、制定方案和培训阶段。应当说在这一阶段是充电阶段,也是课改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理论上、思想上、实际操作上都能有很大提高,具备了课改的条件,能很好地胜任完成课改任务的本职要求。这一阶段领导带头亲自抓,亲自干是关键,这一阶段的任务我们主要是在暑假期间完成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