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最新资料推荐------------------------------------------------------

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 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 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 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译文与赏析 一层楼相似。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13 / 16

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清平乐 村 居【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有一间低矮的茅屋,坐落在长着清草的溪边。 有人好像带着醉意在交谈,多么好听啊,那音韵柔美的吴地方方言啊!原来是一对白发老人,却不知是谁家的公公婆婆在此聊天?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喜爱的小儿子调皮淘气,躺在溪头剥吃莲蓬。

赏析 这首诗的词牌之下,有《村居》标题。 可见是通过一家人的活动来写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 上阕写背景。

茅屋虽很矮小,却很突出,尤其是它坐落在长着青青草儿的溪边,显得很美。

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听到有两个人带着醉意讲话,他们都操吴地口音,声音温和而柔美。

乍一听,还以为是年轻夫妇在说话呢。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下阕写一家三个儿子的活动。 大儿子正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屋前编织鸡笼。 他们都是劳动者。

---------------------------------------------------------------最新资料推荐------------------------------------------------------

作者以主要笔墨写农村的宁静美好时,也写了农业生产活动。 这样写,是符号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形的。 最后两句写小儿子。

全词五个人,写白发夫妇用了两句,写大儿子、二儿子各用了一句,写小儿子也用了两句。

写老夫妇可爱之处,主要写他们的声音;写小儿子,主要写他躺在溪头大吃莲蓬的神态。

最喜一词,既可理解为老翁老妇对小儿子的偏爱,也可理解为作者对小儿子的喜爱。 事实上两者都有。

亡赖本是贬义词,这里作者先说最喜亡赖,再勾勒出小儿子吃莲蓬的神态,于是亡赖就成了表达作者喜爱情感的词儿,说的是小孩活泼淘气了。

全词语言自然、朴素、清新,同作者所描绘的农村风物一样,情调健康明朗。

而在描写农村风景时,专笔写景极少,溪边豆地、屋前鸡群、莲荷水域,全随人物写出。

对于人物,作者往往轻带一笔,则声音、动作如在眼前,种种情状,栩栩如生。

这些高明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7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