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1--15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1--15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戈壁滩 ( ) 无垠 ( )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裸露: 。 戈壁: 。沧海桑田: 。 无垠: 。 边缘: 。 探究质疑 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3、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4、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精读品析 1、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至少2例)

2、设问: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让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 3、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25

拓展延伸 1、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可出示青海湖和月芽泉美丽的照片,增强直观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能否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拟人等等手法说一说?

资料:目前,沙漠化威胁着地球1/3的陆地表面,每年有500至700万公顷耕地变成沙漠,另有2100万公顷肥沃耕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全世界大约有3亿至10亿人生活在易发生沙漠化和遭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共有8.7亿公顷土地已经沙漠化,撒哈拉沙漠在近200年中每年平均向南推进16公里。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区,全部土地的22.4%受到风的侵蚀;在中东地区,这个百分比为35.5%;在世界范围内,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估计约250亿吨。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到21世纪初世界的可耕地将损失1/3。

多年来的滥砍滥伐、损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目前约有359万平方公顷农田,495万公顷草地,2000多公里的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和水库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已高达540亿元。据专家估计,如果照此下去,到2010年,我国将有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不毛之地。(比两个台湾省还大。)

2、作为中学生,面对环保问题,我们现在或将来能做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课堂小结

作业:

26

13、旅鼠之谜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 )美 挑衅( ) 迷惘( ) 笃( )信 啮( )齿 滑稽( ) 徘徊( ) 逃窜( )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 媲美: 逃衅: 迷惘: 道听途说: 笃信: 鼠目寸光: 相辅相成: 精读品析 一、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二、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是什么?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形成书面文字。 作业:

27

14、大雁归来

学习目标: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学习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生动描写。 2、速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 雾霭( ) 窥 )探 缄( )默 狩( )猎 凋( )零 滑翔( ) 顾忌( )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 迁徙: 缄默: 窥探: 雾霭: 狩猎: 顾忌: 目空一切: 3、本文作者 (1887~1948), 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整体感知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合作交流 1、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东西?

2、“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大雁单调的数字也能激发我的伤感?

精读品析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拓展延伸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至少3句,最好能说明出处) 作业: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