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六下语文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理解字义、句意,归纳出段意; 3、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三年级时我们学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写的一篇文章《和时间赛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桃花心木》。(板书课题)师出示桃花心木图片,了解桃花心木。

师: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出示)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字义、句意,归纳出段意; 3、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词语。

师:目标我们明确了,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三个目标,这节课我们将举行三场比赛,请看第一场比赛:比读书(比谁的字音准确,句子流利, 声音响亮。) 二、比读书 (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句子流利,如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2、师:质疑问难: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如果有师板书在黑板上) 3、师出示带音节的词语,学生认读。

插秧 膝盖 偶尔 枯萎 汲水 依赖 优雅 勃勃生机 莫名其妙 无缘无故

4、朗读比赛,比谁的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1)、指名轮读课文

(2)、有错及时纠正,没错就接着读 (3)、师适时板书。

师:字音读得准确,句子读得流利,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理解课文内容 三、比读懂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学习第1一-3自然段

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 指名说,师生交流。

段意:描写了桃花心木的特别形状,并由此引出桃花心木苗和种树人。(课件出示) (二)学习第4自然段

指名读4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9

1、 指名说,互相交流。

段意:我奇怪的是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浇水的量也不一定。(课件出示)

(三)学习第5--6自然段

指名第5--6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指名说,互相交流。

段意:我越来越奇怪,种树人来的时间也不一定。(课件出示) (四)学习第7自然段

指名读第7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理解词语: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 2、指名说,互相交流。

段意:我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会莫名其妙的枯萎。(课件出示) (五)学习第8---10自然段

指名读第8--10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指名说,互相交流。

2、段意:写了我对种树人不按规律给树浇水的两个猜想和否定。(课件出示) (六)学习第11自然段

指名读第11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理解词语:

无缘无故:没有原因,平白无故。 2、指名说,互相交流。

段意:我向种树人提出了四个问题。(课件出示) (七)学习第12---13自然段

指名读第12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理解词语:

基业:事业发展的基础。 汲水:吸取水份。 2、指名说,互相交流。

段意:种树人讲种树之道。(课件出示) (八)学习第14自然段

10

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指名说,互相交流。

段意:种树人的一番话让我感动。(课件出示) (九)学习第15---16自然段

指名读第15--16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理解词语:

勃勃生机:形容强盛的生命力。 优雅:优美高雅。

2、指名说,互相交流。

段意: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大,种树人不再来了,事实证明种树人的方法是正确的。(课件出示)

四、第三场比赛:比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出示词语,生识记词语2分钟

插秧 枯萎 三番五次 锻炼 优雅 勃勃生机 汲水 无缘无故 莫名其妙 从从容容 2、听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3课《桃花心木》(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11

师:目标明确了,下面我们依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二、学习课文第1--3段。

师:目标明确了,我们先来齐读1--3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1、生齐读。

2、指名学生回答,不足他人补充,

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长成几丈高的大树,树苗的高度竟仅及膝盖,这巨大的反差,让作者难以相信。这也暗示出桃花心木苗在成长过程中的确需要精心的管理,为后文写种树人的“漫不经心“埋下伏笔。

三、 学习课文第4---10自然段。

师:种树人是怎样种桃花心木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4---10自然段。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4---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和不解呢?(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5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1、生自学。 2、检测:

(指名回答问题,如回答不完整,请别人补充。) 四、 学习11--14自然段

师:作者带着困惑和不解向种树人请教,原因究竟是怎样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4---10自然段,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11---14自然段,思考:

我感到种树人的做法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1、生自学。 2、检测:

(指名回答问题,如回答不完整,请别人补充。)

预设答案:人跟树一样,都要学会在不确定中生活。树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能长成百年大树;人在不确定中生活,只有经得起风雨和磨难,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 3、师:文章中把种树和育人巧妙地联系起来的,这种写作方法叫什么?

预设答案:1、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