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规范的限定,更主要的是培育和高扬人的主体性、自觉性,以“正心、诚意”进行刻苦而持久的道德精神境界的升进,不断实现更高层面的“正心、诚意”;并通过“为己”、“成己”,达到“成人”,“修己以安人”、“内圣外王”,最终实现社会责任和人生人格理想。人人当如此,君王也不例外。中国人内心向来重视为政者的道德人格魅力,甚于权力,正源于此。

在道德认识和修养实践中,儒家着重于价值观的培育。强调能群者存、爱群利群、明别公私、公重私轻、先公后私;强调明辨义利、正义明道、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求利有度;强调存欲勿纵、以理导欲。这些都成为中国文化中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和基本构成内容。

儒教伦理精神以道德教化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不仅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及独立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道德自我的建立、人性提升和人的精神智慧的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中国人重气节、操守,成为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成就了无数为中国人所敬仰、奉为人生楷模的志士仁人。

当然,儒家人文主义中的道德至上论,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效应。其一,忽略并限制了人的自然性的合理发展、人性的丰富和全面提升,以至导致庄子所抨击的“以人灭天”、戴震所痛斥的“以理杀人”的不良倾向。其二,在培育了大批可为民族脊梁的志士仁人的同时,也制造出了一些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和衣冠禽兽。科举选官制使知识分子人生只有一条路,为了最终猎获深藏于心底、梦寐于朝夕的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车簇簇,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在口头上、纸面上称礼义廉耻、贬利斥欲、灭情克己,于是伪道学者由此而生。一旦权在手,便数十倍地对“十年寒窗”作连本带利地疯狂补偿。独裁专制下的政坛险恶,宫闱密室中的暗算阴毒,逼迫人潜心于“功夫在诗外”,防人之心绝不可无,害人之心也不能不有,阿谀之徒和阴谋政客一奶同胞。而大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者,可怜连自己的死都没有弄个明白,更不用说活的明白了。知识分子心灵人格的扭曲和人生的阉割,也许并不是具有真正人文关怀之心的儒学家、更不是孔、孟、荀希望看到的,但确是将道德宗教戒律化的后儒与封建专制政治和科举制交媾而生的恶果。其三,“重群轻己”藐视个人权利和自由。“重义轻利”和“重理轻欲”无视人、人生的全面需求和生存动力,也消解着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生机,加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文而轻自然的倾向,这些因素是导致中国古代文明在近代逐渐落后的重要因素。 5 、如何理解和评价儒家的“贵和尚中”思想?

答: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本质性区别。贵和尚中虽然并不是儒家独有的思想,但是只是在儒家那里,贵和尚中的思想才得到最充分的阐释,并发展为一种规范和境界。

在儒家看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西周末年的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 ?郑语》)。就是说不同因素配合均衡,和谐统一,最利于事物健康生长发展;而相同因素虽完全一致,却丧失了内在生命力。孔子继承了这种重和去同思想,要求君子一方面以“和为贵” (《论语 ?学而 》),一方面又要把握和坚持“和而不同”(《论语 ?子路 》)、“群而不党”(《论语 ?卫灵公 》)、“周而不比”(《论语 ?为政 》)。而且儒家还将其提升到“道”的哲学高度,构想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将行而不悖”(《中庸》)的“太和”境界。“太和”的观念源自《易传》,即至高无上的和谐状态。不过,张载指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现、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正蒙 ?太和 》)。就是说,这种和谐是蕴涵诸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消长、转化过程的和谐。

儒家将这种重和去同之“道”,广泛应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既包含君臣、派别、朝野、父子、亲友、邻里等各种关系,也包括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本国与外国的关系。儒家还将这一思想应用贯彻到思想学术领域,在坚持自己基本观念、核心思想前提下,不仅对儒学产生以前的思想文化遗产采取批判继承态度,也对道、法、佛、阴阳五行等家思想进行批判吸收、融汇兼容,从而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发展自己。佛道等家虽也有对它家学说的兼容渗透,但不及儒学,故儒学能成其大。这也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如何才能实现“和”呢?孔子将(《尚书 ?大禹谟 》)中的“允执厥中”思想继承并提升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后来,宋明理学从哲学角度对“中庸”进行阐释发挥,朱熹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 》)。“中庸”被儒家视为贯穿万物万事的“道”和“理”。“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不过度也无不及。“中”也指对事物的态度,既不“狂”,也不“狷”。“中”还指人对事物处理原则与方法,“一阴一阳之谓道 …… 善为之者,损其有余,益其不足;抑其太过,举其不及,大要归诸中和而已矣”(《司马文正公传家集 ?答李大卿书 》),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能实现和,保证和谐。

在中国文化中影响久远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虽然也包涵有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但在实行时,也常在是非、善恶、美丑间兼顾,甚至抹杀界限,力图使对立双方达成平衡,求得经久不渝的稳定。而且儒家还主张“中”以“礼”为原则,“礼”对“和”有制约指导作用,“中庸之道”便显示出保守性。

不过,贵和尚中思想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还是主导方面的。它使得中国人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这无论对国家、集体还是个人的生存发展都是有益的。同时也培养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它还教中国人为人处事力求中正适度,把握好分寸火候,防止因走极端而走向反面。 第二章 道家文化精神 一、填空题

1、 《 老子 》 一书,亦称( )。

2、齐国在威王、宣王之际,国家在都城的稷门之下设稷下学官,邀集天下学士毕集齐都。为首的一些“稷下先生”如环渊等以老子哲学为基础,依托黄帝之言,史谓( )。 3、“道可道,( );名可名,非常名。”

4、 《老子》一部书,其所推崇的最高价值就是( ),它是老子哲学体系的中心价值。 5、“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6、“( )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 )。” 8、“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 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0、 班固《汉书 ?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二、单选题

1、老子讲“反者道之动”,下列选项中最接近“反”的意思的是( ) A.反对;B.返回;C.后退;D.反面 2、 先秦道家的“反智”,其深意并于( )

A. 否定人类的智性与知识累积 ; B. 警醒人们不要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所累; C.人类的智慧是浅薄无益的;D.对于社会的绝望和回避 3、“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 ”原出于

A.《老子》;B.《庄子》;C.《孟子》;D. 《击壤歌》 4、魏晋时期的玄学也被称为( )

A. 新佛学 ; B. 新儒学 ; C. 新易学 ; D. 新道家

5、与《老子》相比,《庄子》一书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更倾向于( ) A.个体的精神自由问题;B.社会的和谐问题; C.帝王的统治之术;D.经济的发展问题 三、简答题

1、轴心时代道家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2、先秦道家主要有哪那个代表? 3、 简述道家社会论的主要内容

4、简述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论的内涵 5、 道家思想经历了哪些重大变化? 四、论述题

1、《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请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2、试论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形成的条件

3、老庄思想中返朴归真的人生论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4、 如何理解老庄学说中的去蔽澄明主张?

5、 如何理解道家理念在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地位? 五、古汉语翻译句段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

2、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此是乎哉!(《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