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道世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启发后来儒者弘道传道、复兴儒学。李翱以“性善情恶”论为儒家性善论作出新论证,其“复性”的思维方式和把儒学当做“性命”之学的观点,以及融会儒佛的思路,启发了理学家。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构筑起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框架,实开理学端绪。宋明理学家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儒学的复兴。魏晋玄学曾将三教进行了一次融合;唐代三教并行,又在独立发展、相互论争中交融。其间,儒学实际上处于劣势。理学则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积极援佛、道入儒,以期建立一个能融合“百家之学”的思想体系,来完善自我,取代佛、道。

5、什么是近现代出现的“新儒学”?

答: 20世纪20年代起,出现了近现代新儒学。第一代是大陆的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励、钱穆、冯友兰、贺麟等。第二代是主要活动于港台的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徐复观等。第三代是70年代后,在美国、东亚、东南亚等地的一些华裔学者。新儒学尊崇宋明理学,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他们认定儒家心性之学为中国文化之本源大流,强调以“内圣”致“外王”,通过提高道德修养以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但又不是简单复归儒学,而是以儒学为本体或本位,融合佛道以至“援西学入儒”、“儒化西洋文化”,其目的在于抵制西方文化和马列主义。 四、论述题

1、评析董仲舒的主要思想观点

答:为适应封建专制政治和思想统治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之神学化了。其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君权神(天)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性三品、三统循环等。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观,不同于先秦儒学和张载的“天人合一”观。他把先秦儒学已怀疑甚至否定的天命观,与尚有一定唯物成分的阴阳五行中某些说法杂揉捏合,对孟子以来以伦理道德为特定内容的“天人合一”论,进行了神学唯心主义的阐释发挥。他把“天”说成是既超越、又主宰自然和社会的有意识有意志的人格神,“天者,万物之祖也”,“百神之大君”(《春秋繁露》)。他把阴阳说成是天的意志体现,阳尊而阴卑,天尊而地卑;又把五行也说成是天命体现,五行相生,体现天的恩德,五行相克,体现天的刑罚。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他的“天人合一”论有三层含义:第一,形体上的合一。如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个关节。第二,情感道德上的合一。如“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天有金、木、水、火、土,人有仁、

义、礼、智、信。第三,规律上的合一。如天有四时,人有春种、夏锄、秋收、冬藏。董仲舒还认为,天所有的道德品质,在人心内本来就有。只要“内规反听”,通过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天意。“修身省己,明善心以反道”,即所谓的“以人合天”。但只有圣人才能“知天命鬼神”,凡人非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是其思想观点的哲学基础、阐释模式。

他的君权神(天)授论认为,君权上天所授,“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尧舜汤武》)。天至高无上,故天子也至高无上,反君就是逆天。而“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他的天人感应论认为,大自然各种现象都是天意的体现,是对人、对人君的监视和示意。若顺从天意,天降各种“符瑞”,风调雨顺,表示赞许;若违逆天意,就会受到警告,发生水旱灾害;再严重就会遭到“天谴”,如日蚀地震之类;还不改,就实行“天罚”,如兵刀雷击等。人要以行为感动上天,以消灾解难。此论直接成为两汉“谶纬”迷信的理论根据。

他的三纲五常理论认为,“阳尊阴卑”、“阳贵阴贱”,是永恒不变的“天意”,“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合于“天意”的永恒不变的伦常关系秩序;仁、义、礼、智、信“五常”则是与“五行”相配,具有永恒合理性的道德规范。 他的性三品说则以天有阴阳之气论证人具有善恶两重人性,并把人性分为天生能善的“圣人之性”、只能为恶难以为善的“斗筲之性”和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 他的三统循环说在战国末期“五德始终”说的基础上,提出“三统”说:夏为黑统、商为白统、周为赤统,汉代又回到黑统,如此循环不已。服色、正朔之类具体形式的改变,并不影响封建根本制度的延续。因“道”原于“天”,贯古今,永恒不变,故“王有改制之名,而无易道之实”。此说被概括为一个形而上学命题:“天不变,道亦不变”(《举贤良对策》),其实质是把封建制度神圣化后又凝固化。

董仲舒之说,是思想学术研究阿谀献媚于专制政治的恶劣表现。虽多是胡言谬说,但由于他摘取了先秦儒学及其它学说中已被人们认可的某些理念和概念,又利用了人们思想中某些模糊和局限,进行了较为圆通的编排阐发,更由于它作为官学与统治者许多社会和政治的举措相配合,故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为广泛和久远的影响,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负面作用,甚于宋明理学。 2、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答:“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基本观念。无论是儒、道、墨、佛,还是法、兵、农、医,各家各派都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和归宿。

明确提出这一命题的是张载,他在《正蒙 ? 乾称》中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而“天人合一”的基本和主要涵义,也来自儒家的阐说,且儒家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充分、广泛、深入的运用。

“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统一性,有着极其深刻和合理的一面,能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基础性原则和智慧。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充分认识把握上述统一性基础上,主张达到一种依据天地人普遍规律的高度自觉,从而将其应用贯彻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社会关系的调整、政治伦理秩序的建立、为人处事的原则和谋略、道德的认识和修养、人生价值的理想定位等方面。进而在个体身上体现出心胸的宽广大量、情感的丰富纯净、心态的平和健康、举止的优雅得体、才学的渊深灵动。由此延伸出整体统摄、辩证通变的思维模式,以及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

不过也应看到,中国古代某些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解释,把社会规律完全等同于自然规律而不作区分,是不科学的;而用天和人作简单的比附,有肤浅、牵强以至荒诞的一面,董仲舒之说便是典型。由此也产生一些负效应,如迷信天命、消极宿命、以理杀人等。

3、何谓中国儒家文化的“刚健有为”?

答:刚健有为是儒家文化精神在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之时所倡导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还说:“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强调要刚健又要文明,刚健而中正,不过刚、不妄行、不走极端,坚持原则。把《易》作为自己经典的儒学直接继承发扬了刚健有为的精神。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 ? 子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 泰伯》)强调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 子罕》),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 颜元则对“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周易内传》)的思想作了引伸,他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颜习斋言行录》),指出了“健动”自强的重要作用意义。与之相联的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日新”、“革新”观念,《礼记 ? 大学》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积极进取精神。儒学不断自我批判扬弃、改造发展,许多儒者积极投入变法维新,都是这一精神的体现。

与刚健自强有密切关系的,是儒家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 卫灵公》)。他坚持“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 ? 泰伯》)的人生准则,决不与黑暗统治、暴君独夫同流合污。孟子认为要做“舍生而取义”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 公下》)。荀子说:“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 ?劝学 》)。

《史记 ?太 史公自序》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其实这正是中华民族愈是深陷苦难愈是刚健有为,越是挫折坎坷愈是奋进不息的精神的生动写照。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才历尽坎坷磨难而不衰,并将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

4 、如何理解和评价儒家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答:儒家文化精神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常常把“人”摆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对“人”的价值与地位作高度的肯定。人的问题是儒学考虑的中心议题。儒学的这种“人本主义”倾向,是影响和决定中国传统文化之为典型的伦理道德型文化的主要因素。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谓“以人为本”,并非西方近代或现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对人的一种基本理解,作为血缘宗法关系色彩浓郁的集体(家国)主义的“人本主义”,它迥异于个人主义的人本主义。

依据“天人合一”,儒家把人的伦理、道德、心性和行为活动归依为“天理”的体现和“天道”的流行,用“人事”去附会“天命”。但这仅仅是一面,甚至是表面。另一方面,儒家实际是将伦常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念灌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道德的化身,但却实在成了儒家实现其理想的伦理社会和道德人生的手段。

儒家的“以人为本”,首先是把伦理政治关系作为社会核心和根本问题,把人放入这一关系中来考察。每一个人既处于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网络中,又同时处于整个社会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治关系网络中,必须依一定规范,扮演一定社会角色,履行一定社会义务责任,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以维系社会井然有序、良性互动、稳定运转。

家、国、天下,是第一位、甚至是神圣的,那么人生价值就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要求每个人大公无私、存理灭欲,强化群体意识和责任感。而途径,除了严格遵从社会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