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下,你有没有接受过邻居的帮助,或者你主动帮助过邻居?

师小结: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温暖。大家就都能度过生活里的困难,过上美好的生活。 活动三:邻里互助,生活和睦 (出示教材37页图片)

图1:小明帮李叔叔家收西瓜。图2:下雨了,小丽帮小毛家收晾晒的玉米和衣服。 图3:小红搀扶王爷爷下楼。

师:图片中的同学,都主动帮助邻居。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么请大家思考,你能为邻里做些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38页《垃圾不见了》这篇文章。 师:你认为小女孩的行为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变化? 活动四:不给邻居添麻烦

(出示教材39页图片)师: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办?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邻里之间怎样才能避免矛盾的发生呢?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平时多为邻居想一想,例如在家看电视的时候,音量调小一点儿;不在楼道里堆放杂物等。 师:大家有谁搜集了历史上有关邻里之间谦让、体谅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师:如果自家受到伤害时,要怎么处理呢

(出示教材41页图片)师:当你遇到相同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小组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

小结:当邻居伤害到自家时,要先去找邻居积极友好沟通,给邻居讲道理;如果邻居不理睬,也还要寻找适当的方法去沟通解决,而不能粗暴解决。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好邻居”非常重要。当我们去邻居家串门时,要做一个文明的客人;当邻居家有困难时,应主动提供帮助;当与邻居家出现矛盾时,要及时沟通,恰当解决。只有这样,邻里之间才能和睦友好相处,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和谐。

7 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3、了解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猜猜我的家乡在哪里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有几位同学要介绍他们的家乡,通过他们的描述,你能猜出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吗? 生1: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 生2:我家乡的简称是“苏”。 生3:我的家乡有美丽的漓江。 生4:紫荆花是我家乡的区花。

师: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吗? 请大家在教材43页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一找,然后描出它的轮廓。 (1)学生描出轮廓后,小组进行展示 (2)同学们仔细观察河北省的轮廓像什么? 生:像耳朵、像问号……

师:请你在地图上找一找家乡的邻省。学生找出后回答。 二、我是家乡小导游

假如有远方的朋友要去你的家乡游玩,你愿意做他的导游吗?你都收集了哪些资料?咱们来做一个比赛吧,比一比哪个小组介绍得最精彩。 (1)小组合作整理收集来的资料。

(2)每个小组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介绍。

阅读教材45页,哪位同学收集到了关于家乡风景名胜的神话、传说或故事?给大家讲讲吧。 三、我爱家乡的特产

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46页的图片: 图1,吐鲁番的特产——葡萄。

生1:我的家乡气温高,日照时间长,特别适合葡萄生长。这里的葡萄非常甜。 图2,无锡惠山的特产——惠山泥人。

生2:很久以前,心灵手巧的艺人发现家乡的稻田下面有一种黑泥,细腻坚韧,很适合捏泥塑。他们就把黑泥反复敲打,精心雕琢,捏出了人见人爱的惠山泥人。

师:特产就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那么,你的家乡又有哪些特产呢?咱们来开一个“家乡特产发布会”吧!

小组合作整理带来的特产或特产图片,选出最感兴趣的特产进行介绍。 师:举例:新疆哈密瓜、山西刀削面、四川火锅、泡菜,天津麻花等。 四、我的家乡人

1.师:家乡的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人们为建设美丽的家乡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学生观察教材47页图片:

图1,张叔叔种植有机蔬菜,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图2,侗绣传承人覃奶奶带领姑娘们在绣侗绣。 图3,王叔叔参与设计了市里的发电厂。

图4,手巧的刘爷爷能把出问题的自行车很快修好。

师: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人给你的印象最深?最令你感动和佩服? 小组交流,小组代表讲述。 2.学生观察教材48页的图片: 图1,山西人以面食为主。 图2,陕北人的腰鼓极有特色。

师: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你觉得家乡人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吗?

(1)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2)学生阅读教材49页内容,提问:你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像阿里木这样的“家乡人”在为家乡作贡献,请你说说他们的故事吧。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生活在我们身边为建设家乡而默默奉献的人们更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课下,让我们拿起画笔,把你看到的家乡

最美的画面画下来吧!

8 大家的“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行为与习惯: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

一、认识我们的“朋友”

1.出示:同学们,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了解它们吗?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师出示公共设施图片)

2.学生回答: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

(交通信号灯、护栏、小区健身器材、凉亭……) 二、感受“朋友”的作用

1.阅读课本第50页,感受朋友的作用。

①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②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

③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2.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请大家说一说。 3.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