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呈现三种商品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从而展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研究。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 2、汇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8”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3、迁移推理。

根据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由学生来推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应用发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2、算一算:应用发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除数是10,100,1000的小数除法。 四、练一练:

第1题:综合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有关的小数乘除法。

第2题: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有趣的小数点(一)

教学挂图: 总结规律:

课 时: 第3 课时

课 题:街心广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

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难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准备: 小黑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情境图,提供了小礼堂、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能顺利地计算出小礼堂和屏幕的面积,进一步讨论“怎样计算出地板砖的面积?”,从而引起学生对小礼堂、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加以比较,并探索0.3×0.2的结果。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小组活动:探索0.3×0.2的结果。 2、汇报探索过程。

3、小结: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4、根据探索结果,共同列竖式。 三、试一试:

通过两组有联系的乘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小数乘法,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四、练一练:

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板书设计]

有趣的小数点(二)

教学挂图: 总结规律: 课 时: 第 4课时 课 题:包装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4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根据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

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准备: 小黑版 教学过程]

一、提供信息,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先让学生读书上提供的人口信息,再讨论“平均每秒增加2.6人”是什么意思,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根据第一条信息提出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分增加多少人? 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3、引导学生根据第二条信息提出问题:我国有多少亿人口? 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小结竖式计算方法。 二、练一练:

第1题:这是一幅世界人口统计图,先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其中1850年和1950年的人口数没有写出来,鼓励学生先从图上看出人口数的大致范围,然后通过第(2)、(3)得出具体人口数。

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第5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人均国民收入”表示什么意思给学生一些解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第6题:可给学生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人口密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第7题:放手让学生提出摆放方案。在与同学交流摆放方案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实物模型摆一摆。对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画出摆放的平面草图。

[板书设计]

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