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对的历史意义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郑国渠对的历史意义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业,亿兆人衣食之源”[6]。北干渠系下游的清水与引泾的白渠渠系相互连贯是有确切文献证明的。据开元《水部式》,“京兆府高陵县界,清白二渠交口著斗门堰。清水,恒准水为五分,三分入白渠,二分入清渠。若水雨过多,即与上下用处相知开放,还入清水。”清水即冶峪与清峪水合流后的总称,其不仅是清渠的水源,而且还在高陵县与白渠相交,设置有斗门堰引水补充中白渠的水量,平时使来水的五分之三进入中白渠,五分之二流入清渠。清水的全部流水竟都被引入灌渠溉田,只雨水过多不需溉田时,才把闸门关闭,使全部水量放还清水。中白渠与清渠的分水比例,可能是依据两者灌溉面积来决定的。

随着唐对南系白渠的整理加强,三白渠系完善起来,控制了石川河以西的基本区域;而北部郑国渠原来横绝的清峪河、冶峪河、浊峪河、石川河等自然河流不再连通,开始出现不少小型的灌溉工程,且随河床下切引水渠口向上游发展,各河水利工程各自为政,不能实现跨流域供水,北部郑国渠系完全失去作用。此后郑白渠多被三白渠的称呼所取代。 唐前期人们多用郑白渠这个称呼,而到了后期,引泾灌渠的称呼却以“三白渠”为主,这一转变说明了北干郑国渠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我认为变化表现在以下三点上,首先,郑渠引泾渠已废弃不用,北干渠系不再以泾水为源。唐张守节《史记·河渠书》之《正义》曰:“至渠首起云阳西南二十五里,今枯也。”此即指唐代已废弃。其次,郑渠引泾渠首段虽废,但其灌区大部仍未废弃,六辅渠系仍在发挥作用,只其水源变成了冶、清、浊、漆、沮诸水。因此,唐人颜师古注《汉书·倪宽传》时曰:六辅渠乃郑国渠之支渠,“今雍州云阳、三原两县界此渠犹存,乡人名曰六渠,亦号辅渠”。第三,由于诸水河床的下切,以冶、清、浊、漆、沮诸水为源的引水渠道,不再纳入横绝的郑国渠干道,而是各自发展成独立的引水体系,而且为引水便利,引水渠口皆向上游发展。也就是说,原来统一纳入郑渠的诸多水系此时分化成各自独立的引水渠系。

宋朝时,仍有官员议修复郑国渠,在经过了一番详细实地勘察与调查后,最后的结论是“郑渠久废不可复”,“郑渠难为兴工,今请遣使先诣三白渠行视,复修旧迹”[7]。 郑国渠跨流域的干渠完全失去效用,但是原来作为支渠性质的六辅渠仍然成为各河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基础。北侧清浊漆沮诸川水下游引水灌溉工程虽然不能贯通成统一的大型水利体系,但是各自不断发展,在宋代成为关中平原地区仅次于泾渠灌溉的水利发达之区。宋敏求《长安志》载:“清水谷河??东溉民田”,“浊谷河??谷口有大堰,其水东流溉民田”[8]。清浊二水皆有引水渠浇灌农田,而漆沮水在富平县境的引水渠道竟多达九条,同时还有三堰。“堰武渠在(富平)县西北四十五里义林乡,来自华原县界,流经县,溉民田八里。白马渠在县西北四十里义林乡信义村,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长泽渠在县西北三十里义林乡西阳村,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高望渠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义林乡闾村,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三里。文昌渠在县西北一十七里永闰乡,自义林乡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里。石泉渠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里。永济渠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二里。阳渠在县西南二十八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直城渠在

县西南二十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二十里。龙门堰在县南二十里,石川堰在县南二十里,常平堰在县东南二十五里”[9]。其中具体说到富平县有九渠引自漆沮河,灌田规模共达百余里,各渠具体分布在李好文《长安志图》附绘《富平县境石川溉田图》中有直观表示,见附图1。

附图1 《富平县境石川溉田图》

与宋代相比,引流清浊漆沮诸川水灌田的小型渠道在元代仍然值得称道,它们主要分布于富平、云阳、三原、栎阳四县。其中尤以富平县水利兴盛,由附图1可知石川河即漆沮水也,其一水引出的渠道在富平县已有14条之多,比宋代《长安志》所载的九条增加了5条,而据说富平县除引石川河灌田外,金定河也得以利用。“云阳北境高卬,泾水不及,今引冶谷水自西北淳化界来,分为七渠,以溉近山之地。三原北境高卬,泾水不及,今引浊谷水自西北华原界来,分为六渠,以溉近山之地”。云阳、三原引水灌渠各有六七条,也自不少。栎阳县,“其东北境颇高,泾不能及,遂引石川水,迳断原东梁村,过白渠西南以溉其地”。 总之,秦汉时代横贯泾洛之间的郑国渠到唐后期已经完全失去效用,由于各河流下切严重,河床固定,很难再围堰横绝,诸川引水渠口相应地也向上移动,于是不仅上游与引泾工程分离,而且诸水自成渠系,独立发展起来。

四、唐代南系白渠渠道体系得到完善,灌溉效益提高

南系白渠渠道体系因为彭城堰、三限闸两大分水枢纽的建立得到完善,三白渠路线基本固定下来。唐代引泾水利效益达到了中国古代引泾的最高峰,不仅是实灌万余顷的浇田面积空前绝后,而且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引泾之水还用于碾硙这样的水力应用。此后,南系的白渠成为引泾灌溉工程的主体。

经过多次修复、改建与扩大,唐代中后期白渠发展成南北中三条干渠,设三限闸、彭城堰,分水设施健全,干支斗渠配套,灌溉范围广大的较完备的灌溉体系,奠定了宋元明清乃至今日引泾灌溉渠系的规制。

一般认为敦煌发现的唐《水部式》制定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据其所载,白渠先分成南白渠与北白渠两大干渠,中白渠、偶南渠是从南白渠中引出来的两大支渠,清水向中白渠与清渠提供水源,是《水部式》所记白渠灌溉水系基本路线如附图2.唐开元《水部式》泾渠渠系示意图。

附图2 唐开元《水部式》泾渠渠系示意图

大历十二年(777),“京兆少尹黎干奏曰:‘臣得畿内百姓连状陈,泾水为碾硙壅隔,不得溉用。请决开郑白支渠,复秦汉水道,以溉陆田,收数倍之利’。乃诏发简覆,不许碾硙妨农”[10]。《唐会要》也曰:“京兆尹黎干开决郑白二水支渠及稻田、硙碾,复秦汉水

道,以溉陆田”[11]。京兆少尹正主管白渠渠堰事宜,黎干得百姓们联名上书,可能也亲自了解到一些实际情况,认为旱田浇灌相对于碾硙与稻田比较效益要高,乃上奏皇帝,请求整理渠道路线,废碾硙,决稻田,以广溉陆田。这次整修三白渠道收获很大,“大历十三年正月四日奏,三白渠下碾有妨合废拆总四十四所,自今以后,如更置即宜录奏”[12]。《新唐书》则记载,此次拆毁硙碾80余所,其中还包括皇帝爱女升平公主的二处。当时韩绅卿为泾阳县令,是基层的执行官员,其墓志曰:“由是迁泾阳令,破豪家水硙,利民田顷凡百万”[13]。

黎干这次行动对渠系也有局部改造,于是元和八年(813)成书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的三白渠线就与开元《水部式》有所不同:“太白渠,在(泾阳)县东北十里。中白渠,首受太白渠,东流入高陵县界。南白渠,首受中白渠水,东南流,亦入高陵县界”[14]。与《水部式》所记渠系相比,有两个改变,一是北白渠改称太白渠,也许是因为此渠为白渠总引水渠源的原因,故有是称。二是南白渠源出中白渠,中白渠源出太白渠,与《水部式》中白渠源出南白渠不同。

无论是《水部式》还是《元和志》时代,三白渠分水之处都是分散在两处,没有形成太白、中白、南白三大干渠集中于一地分水的三限口,这是可以肯定的。到了刘仁师兴修高陵渠堰,改善了高陵、栎阳间的四大渠道,并集中于彭城堰下分水。其后,为管理各县分水,三白渠集中于一地最为有利,于是形成了三限口下分太白、中白、南白三大干渠,彭城堰下分刘公四渠的完善的泾渠灌溉系统。参见附图3刘仁师改造后三白渠渠系示意图。这次是对三白渠渠系工程最大最彻底的改造,影响也最深远,其后至今基本没有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