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塑料注塑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基于PLC的塑料注塑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基于PLC的塑料注塑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

它主要由注射部分、合模部分、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2.2.1 注射部分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塑料塑化成熔融状态,并以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将一定的熔料注到模腔内。因此注射装置应具有塑化良好,计量准确的性能,并且在注射时对熔料能提供压力和速度。注射装置一般由塑化部件(溶胶筒、螺缸、喷嘴等)、料斗、计量装置、螺杆传动装载及注射油缸和射移油缸等组成。 2.2.2 合模部分

它是保证成型模具可靠地闭合和实现模具启闭动作,并顶出制品,即成型制品的工作部件。因为在注射时,进入模控中的熔料还具有一定的压力,这就要求模合装置给予模具以足够的合紧力,以防止在熔料的压力下模具被打开,从而导致制品溢边或使制品精度下降。合模装置主要由模板、拉杆(哥林柱)、合模机构(如机铰)、制品顶出装置和安全门、调模装置组成。 2.2.3 液压系统

注射成型机是由塑料熔融、模子闭合、注射入模、压力保持、制品固化、闭模取出主品等工序所组成的连续生产过程,液压和电气则是为了保证注射成型机按工艺过程预定的要求(压力、速度、温度、时间及位置)和动作程序,准确无误的进行工作而设置的动力和控制系统、液压部分重要有动力油泵、比例压力阀(控制压力变化)、比例流量阀(控制速度变化)、方向阀、管路、油箱等。 2.2.4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控制注塑周期的顺序(顺序控制)及维持过程温度、时间、压力及速度于设定值(过程控制)。电气部分主要由动力、动作程序和加热等控制所组成。

2.3 注塑机控制系统原理

本设计控制系统主要由液压马达、液压阀、电磁继电器、温度传感器、接近开关、光栅开关、三相异步电机、各种开关、监控显示装置和PLC控制器及其特许功能模块等组成。

注塑机开始工作时,监控装置(触摸屏)首先根据本次生产任务进行各种初始化(温度设定、计件值清零、保压时间设定等),然后PLC控制器按一定时序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液压传动机构的电磁阀和交流调功器的启动,交流调功器以全功率输出给加热负载,并让温度迅速稳定在设定值,此后液压传动机构将开始生产的动作步序。注塑机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5]。

7

基于PLC的塑料注塑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

开关信号输入 热电偶模拟信号输入 可编程控制器 S—7200 中间继电接触器 液压系统控制信油泵控制信号

图3注塑机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2.4 注塑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注塑机一般分为手动、自动两种工作模式。手动模式时按下相应的功能按钮时,能完成相应的操作,此模式一般为调试模具及维修时使用;自动模式时,只需按下启动按钮,注塑机就能按照调定的速度和压力将相应的动作进行到底,此模式一般多用在生产阶段,工作流程如下:起始位置→合模→整进→注射→保压延时→预塑→整退→启模→顶出→起始位置。

模具的开启与闭合:

合模时:电磁铁得电后,合模油缸油路接通,在油压的推动下模具闭合。 开模时:电磁铁失电后,开模油缸油路接通,在油压的推动下模具打开。

注射座的整进与整退 :

(1) 注射座整进时:电磁铁得电后,注射座在油压的推动下前进到位,注射座射进完成接近开关工作。

(2) 注射座整退时:电磁铁失电后,注射座退回到原始位置,注射座射退完成接近开关工作。

注料杆的射进:注塑电磁铁得电后,注料杆在油压的推动下,把料筒内的融好的原料快速压入模具,挤压完成后并保持一段时间(保压),使模具内的塑料不会回流。

预塑液压马达的动:预塑电磁阀得电,预塑液压马达开始工作,带动注塑螺杠旋转,使原料不断的向前输送,螺杠则在压力的作用下后退并计量,当后退到一定位置时,限

8

基于PLC的塑料注塑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

位开关动作,预塑完成。

顶杠的顶出与复位:顶出电磁阀得电后,顶杠在油压的推动下将模具内的产品顶出。 保模时间:高温原材料挤入模具后,需要在模具中冷却一段时间,让其基本成型后才能打开模具,这一段时间为保模时间。由于产品的大小和原材料的性质的不同,不同产品的保模时间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保模时间长短可以调整。

注塑料筒温度:注塑机的料筒温度是注塑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原料进入到料筒后,在加热器与注塑杠剪切能共同作用下塑化,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将导致原料塑化不良。注塑机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求料筒的温度随着产品和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对温度作出调整(一般不超过400℃)[6]。

3 注塑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PLC选型的方法

随着PLC的推广普及,PLC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功能也日趋完善。PLC的品种繁多,其结构形式、性能、容量、指令系统、编程方法、价格等各不相同,适用场合也各有侧重。因此,合理选择PLC,对于提高PLC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3.1.1机型选择的原则

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控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系统工作可靠、 维护使用方便及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具体应考虑的因素如下所述:

(1) 结构合理

对于工艺过程比较固定、环境条件较好、维修量较小的场合,选用整体式结 构的PLC;否则,选用模块式结构的PLC。

(2) 功能强弱适当

对于开关量控制的工程项目,若控制速度要求不高,一般选用抵挡的PLC。 对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带少量模拟量控制的工程项目,可选用含有A/D转换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和含有D/A转换的模拟量输出模块,以及具有加减乘除运算和数据传输功能的低档机的PLC。

对于控制比较复杂、控制要求比较高的工程项目,如要实现PID运算、闭环控制、通信联网等,可根据控制规模及复杂程度的程度,选用中档机或高档机。其中高档机主要用于大规模过程控制、全PLC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整个工厂的自动化等。

当系统的各个控制对象分布在不同地域时,应根据各个部分的具体要求来选择PLC,

9

基于PLC的塑料注塑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

以组成一个分布式的控制系统。

(3) 机型统一

PLC的结构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整体式结构把PLC的I/O和CPU放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并封装在一个壳体内,省去了插接环节,因此体积小、价格便宜。但由于整体式结构的PLC功能有限,只适合于控制要求比较简单的系统。一般大型的控制系统都使用模块式结构,这样功能易扩展,比整体式灵活。

(4) 是否在线编程

PLC的特点之一是使用灵活。当被控设备的工艺过程改变时,只需用编程器 重新修改程序,就能满足新的控制要求,给生产带来很大方便。

(5) PLC的环境适应性

由于PLC是直接用于工业控制的工业控制器,生产厂家都把它设计成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可靠地工作。尽管如此,每种PLC都有自己的环境技术条件,用户在选用时,特别是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对环境条件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一般PLC及其外部电路(I/O模块、辅助电源等)都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靠工作: 温度 工作温度0~55℃ 储存温度 -40℃~+85℃

温度 相对湿度5%~95%(无凝结霜) 振动和冲击 满足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电源 交流220V,允许变化范围为-15%~+15%,频率为47~53Hz, 瞬间停电保持10ms

环境 周围空气不能混有可燃性、爆炸性和腐蚀性气体

对于需要应用在特殊环境下的PLC,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3.1.2 PLC容量选择

PLC容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I/O的点数;二是用户存储器的容量(字数)。 PLC容量的选择除满足控制要求外,还应留有适当的裕量,以做备用。根据经验,在选择存储容量时,一般按实际需要的10%~25%考虑裕量。对于开关量控制系统,存储器字数为开关量乘以8;对于有模拟量控制功能的PLC,所需存储器字数为模拟内存单元数乘以100。通常,一条逻辑指令占用存储器一个字。计时、计数、移位及算术运算、数据传输等指令占用存储器两个字。各种指令占存储器的字数可查阅PLC产品使用手册。 3.1.3 I/O模块的选择

PLC是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他的控制对象是工业生产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他的工作环境是工业生产现场。他与工业生产过程的联系是通过I/O接口模块来实现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