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训报告说明书6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数控实训报告说明书6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三章CNC电气回路 CNC引脚连接图

JD36A端口:连接RS-232C通讯接口1模块

JA40;模拟主轴信号接口/告诉跳转信号接口,接变频器模拟电压 CD38A:以太网接口,用于联网

JD51A:I/O Link总线接口,接I/O Link模块JD1B CP1:系统电源输入(DC24V)

COP10A:伺服FSSB总线接口,此口为光缆口,与伺服电机COP10B端口

16

第四章伺服电气回路 伺服引脚连接图

数据总线:采用FANUC的FSSB光缆总线通讯,在硬件连接方面,遵循从A到B的规律,即COP10A为总线输出,COP10B为总线输入,需要注意的是光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硬折,以免损坏。

控制电源:采用DC24V电源,主要用于伺服控制电路的电源供电。在上电顺序中,推荐优先系统通电,直流24V电源输入,必须要注意电源正负极。

伺服电源上电回路:主要给伺服放大器主电源供电的回路,伺服放大器的主电源一般采用三相220V的交流电源,通过交流接触器接入伺服放大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受到伺服放大器的CX29的控制,当CX29闭合时,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得电吸合,给放大器通入主电源。

伺服电机动力电源连接:主要包含伺服主轴电机和伺服进给电机的动力电源连接,伺服主轴电机的动力电源是采用接线端子排的方式连接,伺服电机的动力电源是采用接插件连接,在连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序的正确。

伺服电机反馈的连接:主要包含伺服进给电机的反馈连接,伺服进给电机的反馈接口接JF1接口

急停与MCC连接:主要用于对伺服主电源的控制与伺服放大器的保护,如发生报警,急停等情况下能切断伺服放大器主电源。MCC—一般接急停继电器的常开触点ESP—一般用于串接子啊伺服主轴电源接触器的线圈,且交流接触器线圈电压不超过AC250V,常规采用110V

急停回路连接:急停回路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构成PMC急停控制信号X8.4,另外一路是伺服放大器的ESP端子,这两部分中任意一个断开就出现报警,ESP断开出现SV401报警,X8.4断开出现ESP报警,但这两部分全部是通过一个元件来处理的,就是急停继电器。

17

第五章 主轴电气回路 主轴引脚连接图

数控系统通过JA40接口连接变频器模拟电压,可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高速,低速。

STF(正反转控制-正转)端口接中间继电器KA3常开触点,当电机需要正转时,KA3触点吸合,中间继电器线圈接PLC输出信号Y1.0,线圈得电控制主轴正转。

STR(正反转控制-反转)端口接中间继电器KA4常开触点,当电机需要正转时,KA4触点吸合,中间继电器线圈接PLC输出信号Y1.1,线圈得电控制主轴正转。

SD(公共端),该点电压为直流24V。 A,B,C接变频器报警输出。 U,V,W接三相电动机。 PE接地线。

L1,L2/N为变频器电源接口。

第六章 数控机床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

6.1 数控机床故障产生的原因

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或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下降,很多故障发生前会有一些预兆,即所谓的潜在故障。

18

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运动机件相互产生摩擦,表面产生刮削、研磨,加上化学物质的侵蚀,就会造成磨损。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阶段、稳定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

另一方面,数控机床的故障率会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呈现不同的频率,早期故障发生的原因大多在机械、电气、液压等部分;数控机床经历初期的各种老化、磨合和调整后,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偶发故障期,正常运营期约为7-10年。在这个阶段,故障率低而且相对稳定;偶发故障期过后是损耗故障期,损耗故障期出现在数控机床使用的后期,故障率会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故障出现的原因是数控机床的零部件及电子元器件经过长时间的运营,由于疲劳、磨损、老化等原因,使用寿命已接近完结,从而处于频发故障状态。

6.2 数控机床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

(1)直观检查

通过故障发生时的各种光、声、味等异常现象的观察,认真查看系统的各个部分,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模块或一个印刷电路板。

(2)自诊断功能的使用

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已经成为衡量数控系统性能特性的重要指标。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异常,立即在CRT显示报警信息或用二极管指示故障的起因。这是维修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3)功能程序测试法

功能程序测试法就是将数控系统的常用功能和特殊功能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的方法,编制成一个功能测试程序,送入数控系统,然后让数控系统运行这个程序,借以检查机床执行这些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可能原因。 (4)交换法

所谓交换法就是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况下,利用备用的印刷电路板、模块、集成电路芯片或元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从而尽量缩小故障范围。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