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马原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0年6月总复习及其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

A、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C、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2、一些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 ,在哲学史中被称作( A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思辩唯物主义 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4.马克思主义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D )

A. 形式和状态 B. 结构和功能 C. 原因和动力 D. 方向和道路 6.哲学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诸项具体学科知识之间,形成( D ) 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 B.感性和理性的关系 C.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7.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答,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C )

A.世界是不可能被彻底认识的 B.物质和意识共同构成世界的本质 C.意识对于物质具有孕生、支配作用 D.物质对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8.设想世界内存在着离开了物质的运动,属于哲学派别中的( A )

A.唯心主义 B. 唯物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 9. 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离开人的意识独立存在,但是( C ) A. 否认物质世界的广延性 B. 不认为物质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 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同哲学的“物质”概念相混淆 D. 把可以直接感知的某种物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B ) A.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B.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B)

A.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B.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

个命题表明了( A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13、“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险些除此而外都是鬼话。” 这是一种(B)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14、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 1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的是( C)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16、“无物常驻,万物皆流” 属于( A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宿命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8、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 19.《吕氏春秋?博志篇》云:“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这一句话的含义是( A )

A.量变质变规律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物质决定意识 20、辩证的“否定”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它是( A ) A、事物内在的自我否定 B、绝对排斥“肯定”的否定 C、由外力赋予的否定 D、思维型的反对态度 2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表明(A)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B、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C、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2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A )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D、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23.实践的主体是( B )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的意识 D. 一般的抽象的人

2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25.“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在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26. 个人或人群的任何意识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 C )

A. 虚幻反映 B. 歪曲反映 C. 主观反映 D. 正确反映 27. 马克思主义认为,气象万千的世界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点在于其( D ) A. 存在性 B. 实践性 C. 可知性 D. 物质性 28. 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的( C )

A. 一切运动形态 B. 一切变化和变化过程 C. 前进性、上升性变化 D. 周期性运动 29. 辩证的“否定”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它是( A ) A. 事物内在的自我否定 B. 绝对排斥“肯定”的否定 C. 由外力赋予的否定 D. 思维型的反对态度 30. 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分歧是( C ) A. 承认还是否认反映是个复杂的运动过程

B. 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C. 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序列,还是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序列 D. 承认还是否认间接经验

31. 认识的客体,是指与认识主体相对的、( B )

A. 在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 B. 进入实践领域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C. 错综复杂的外在世界 D. 各种客观实在的独立事物 32.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依据是( C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3.“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B )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34.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基础( B )

A. 运动 B. 实践 D. 精神生产 D. 物质生产

3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36.“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D )

A.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D. 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37.上层建筑是指( D )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38.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B )

A. 人口太多 B.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39.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C )

A.思想范畴 B.政治范畴 C.经济范畴 D.文化范畴

40. 哲学史内,区分唯物主义类、唯心主义类社会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承认还是否认( B )

A.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联结 B.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 C. 人类可以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 D. 宗教、社会文明等的某种推动作用 41.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社会上层建筑对于历史运动所发生的作用性质,取决于( D )

A. 是否有效地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B. 是否适应该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 C. 固有的政治或阶级属性 D. 服务的该社会经济基础的历史性质 42.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的形成,( C )

A.依赖其个人才能和胆识 B. 依赖于社会运动的客观需要 C. 是社会运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D. 依赖其社会地位或机遇

4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44、社会发展规律同自然发展规律的根本区别是(B)

A、自然规律是客观型的,社会规律是主观型的

B、自然规律总是通过物质形态演变自发地实现自己,社会规律总是通过人的某种自觉活动体现和实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