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带例句翻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带例句翻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就算是计算着肚子分配吃的,计算着身量分配住处,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够用的了。 ②推测,估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 22.非,fēi

(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错了。 (2)动词

①讥评,责难,认为不对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 ——认为自己正确,别人不对,这是世俗的通病。 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站在高处招手,臂膀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 (3)副词

①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训俭示康》)

——你不仅自己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用这个道理教育你的子孙,让他们知道前辈的风俗啊。 ②除了,除非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 23.复,fù (1)动词 ①回来

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僖公四年》) ——昭王远行南方却没有回来。 ②恢复

17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③回答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 ④报复

(伍员)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左传?定公四年》) ——伍员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报复楚国。” ⑤通“覆”,遮盖,盖上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用手掌把它盖住,觉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 (2)形容词 ①夹层的,双层的。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 ——用红罗做的双层的床帐,四个角上都挂着香囊。 ②繁复,重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山水一重一重的出现,前面似乎无路可走了,可是走过柳树茂密,山花鲜艳的地方,意外的又看到一个村庄。 (3)副词,再,又,还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4.负,fù (1)动词 ①以背载物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②担负,担当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③仗恃

18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 ④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⑤背弃,违背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⑥覆盖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名词,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谋攻》)

——不了解对方,却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占一半。 25.盖,读音一:gài (1)名词 ①车盖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现在已经长得高高的,(枝叶茂盛),像车盖一样了。 ②器物的盖子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张衡传》) ——盖子高高的鼓起来,形状像酒樽一样。 (2)动词 ①遮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 ——天像个帐篷,遮盖着大地。 ②胜过,压倒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刘备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过了当世之人。 (3)副词

①表肯定判断,原来是

19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②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未几,敌兵果舁(yú)炮至,盖五六百人也。(《冯婉贞》) ——不久,敌军果然抬着炮来了,大概有五六百人。 (4)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险只有两次而已。 读音二:hé

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技艺怎么(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啊? 26.故,gù (1)名词 ①缘故,原因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打胜了这一仗后,庄公问这次取胜的原因。 ②事故,变故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 ——家乡多有变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游子担忧。 ③旧交,老朋友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你怎么和项伯有老交情? (2)形容词 ①旧有的,原来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

——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②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我的容颜也衰老了。(3)副词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