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冀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173计算:(1)3-4+9-2;(2)0.25---. 884提出问题:怎样计算比较便捷?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解答.教师归纳总结. 解:(1)3-4+9-2 =(3+9)+(-4-2) =12-6 =6. 173(2)0.25--- 8841173=--- 48841317=(-)+(--) 44881=--1 21=-1. 2注意: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练习:将下列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并读出来. (1)(+20)-(-3)+(+5)+(-7); (2)(-5)-(+3)-(-7)+(-2).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学间交流,教师安排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谈谈你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32~33页习题A组第1,2,3题.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例题

2.利用运算律简化加减混合运算 3.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写法和读法

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0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1.8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有理数乘法法则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以及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测量某学校实验楼的楼梯得知,每一级台阶的高都是15cm.现在规定:一楼大厅地面的高度为0cm,从一楼大厅往楼上方向为正方向,从一楼大厅往地下室方向为负方向. 小亮从一楼大厅向楼上走1,2,3,4级台阶时,他所在的高度分别为多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理数的乘法”.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探究与发现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后解答.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小亮从一楼大厅向上走1,2,3,4级台阶时,他所在的高度: 15×1=________(cm);15×2=________(cm); 15×3=________(cm);15×4=________(cm). 2.大华从一楼大厅向地下室走1,2,3,4级台阶时,他所在的高度: (-15)×1=________(cm);(-15)×2=________(cm); (-15)×3=________(cm);(-15)×4=________(cm). 3.比较上面两组算式,当两数相乘时,如果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那么它们的乘积有什么关系? 4.根据你的发现,猜想以下各式的结果: (-15)×(-1)=________;(-15)×(-2)=________; (-15)×(-3)=________;(-15)×(-4)=________. 教师归纳总结. 通过探究我们发现: 两数相乘,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应为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21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乘法法则的理解.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例如: 于是应该有(-15)×(-3)=45. 此外,当有一个因数是0时,积也是0.如15×0=0,0×(-15)=0.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仍得0. (二)例题教学 出示教材第35页例1. 计算: (1)(-3)×7; (2)0.1×(-100); 111(3)(-6) ×(-); (4)(-)×(-). 623学生思考,回顾乘法法则,教师解答. 解:(1)(-3)×7 =-(3×7)(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21. (2)0.1×(-100)=-(0.1×100)=-10. 1(3)(-6)×(-) 61=+(6×)(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6=1. 11111(4)(-)×(-)=+(×)=. 23236(三)倒数的概念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称为另一个数的倒数. 提问:请举例说明互为倒数的两个数.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一个正数的倒数是正数,一个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第36页练习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2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37页习题A组第1,2题.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1.8.1 有理数乘法法则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倒数的概念

第2课时 乘法运算律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和运算律.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计算(-5)×89.2×(-2)的过程能否使用简便方法,这样做有没有依据,小学里学的运算律在有理数中是否适用? 2.导入运算律 (1)通过计算①8×(-4),②(-4)×8,比较结果得出8×(-4)=(-4)×8. (2)用文字语言归纳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3)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ba.这里的a,b表示有理数. (4)分组计算,比较[3×(-4)]×(-5)与3×[(-4)×(-5)]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结合律. (5)全班交流,规范结合律的两种表达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 (6)分组计算、比较5×[3+(-7)]与5×3+5×(-7)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7)全班交流,规范分配律的两种表现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例题教学 1.教师出示例4. 231计算:(-24)×(-++).(用两种方法计算) 3412

23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入,学生的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引入运算律. 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和练习的解答,学生能自觉地去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