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 - 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外国美术史 - 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主义发展却又先天不足,创作题材集中于两个方面:歌颂国王、贵族和帝国历史,再者是描绘宗教故事。

费尔列尔·巴索:其作品风格很近似乔托,有着强烈的世俗化情调和生活气息。《牧人来拜》没有中世纪绘画中的神秘和禁欲主义的神态,表现出丰富的感情,是多愁善感的样子。

二、16世纪的西班牙美术

16世纪西班牙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556年之前为前期,这是正事查理五世统治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开始大量地接受人文主义思想,这是一个发展的时期;1556年以后是后期,腓力二世继承王位,他要求艺术首先要为巩固帝国服务,提倡为宫廷服务的罗马主义艺术,后阶段无疑是个保守时期。 埃尔·格列柯:《圣摩利斯的殉道与底比斯军团》(又名《圣莫里斯的殉教》)(彩),他的作品中经常反映出苦闷、沉思、怀疑、骚动不安的情调,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有关。他是个很有才能的画家,也是一个在思想上充满矛盾的画家。他不满意西班牙的上层社会,但又无法从贵族的圈子里走出去和下层人民接触,他用一双悲剧性的眼睛注视着现实。他笔下的人物和风景常常是变形的,这正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奥尔加斯伯爵的下葬》是他另外一幅重要作品,意义在于既表现了奇迹,又不完全相信奇迹,重在表现当时人们复杂矛盾的心情,这种心情也代表了画家本人的心情,其作品好像不是把人引向宗教,而是引向社会,引向人们对社会的沉思。他是一位独具一格地反映西班牙危机时代的伟大艺术家。

三、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的其他地方画家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的建筑与雕塑

银匠式风格:15世纪下半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与西班牙的哥特式传统风格以及摩尔人的阿拉伯风格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叫“银匠式”的风格,意思是这种建筑物如银匠的手工艺品。

里达布劳:西班牙特有的一种木雕形式,位于祭坛后面的大面积雕塑,通常是镀金的或者彩色的,它具有摩尔人民间木雕的特色。

第五节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枫丹白露画派:枫丹白露画派是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是国际样式主义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法王两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宫为契机形成了两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第一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由来自意大利的画家罗索、普里马蒂乔和雕塑家B.切利尼等人与法国画家库新、卡龙、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宫廷内外的装饰上形成了一个风格性很强的艺术流派。枫丹白露派画家融合了意大利样式主义与法国本土的哥特传统,在宫廷内外形成很强的艺术潮流。他们重视线条的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郁的贵族化气息。

第四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一节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意大利出现三个流派—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现实主义美术。学院派美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影响了洛可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不仅影响了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还对18世纪的市民艺术、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

学院派的主张是力求订出一些法则,使人们遵循,如强调绘画中最高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柯罗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所以说学院派的艺术从一开始就有折衷主义的特色。由于过分强调法则,所以学院派的画家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他们作品的题材也比较狭窄,大都是描绘宗教或神话,而对世俗生活的题材往往不感兴趣。在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以上特点都为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卡拉奇三兄弟:路德维克·卡拉奇、阿格斯提诺·卡拉奇、阿尼巴·卡拉奇,博洛尼亚学院第一代的代表人物。

二、 卡拉瓦乔与地方画派

卡拉瓦乔:他把目光对准下层,专门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坏者的形象,同时对自己所处的社会保有批判和怀疑的态度,而他的这种怀疑与批判被一些人看作是叛逆的表现,所以人们把他看作是不合群的人。他的艺术可贵之处首先在于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反复强调要很好地模仿自然。他和古典主义绘画传统的分歧就在这里。他认为:对于艺术家来说,仅仅表现自然实物就已经足够了。这决不意味着他否定传统,他对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作品是非常尊重的,但是他不为传统所囿。他不愿意总是回头看,而是主张勇敢地面对未来,敢于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时代,不加粉饰地去描绘现实生活。

三、 巴洛克美术的形成与发展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它有豪华的特色,由于服务对象主要是上层人物和贵族,故而力求豪华。它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富有激情性。它的表现语言具有综合性。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贝尼尼:雕刻家、建筑家、画家。《普鲁东抢劫珀尔塞福涅》充满戏剧气氛,生动的表现了冥王和少女的对抗,对抗时激烈的,在对抗中表现了力量和运动,很富有空间感。《阿波罗和达芙妮》表现了两个处在运动中的人体,给人以轻盈、优美、乘风向上和如梦如幻的感觉。(彩)《圣德列萨祭坛雕塑》反映了贝尼尼人文主义思想,它表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简略了解巴洛克时期其它艺术)

四、 意大利18世纪的美术

第六章 20世纪美术

第一节 西方美术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现代美术思潮与流派

欧洲传统艺术中一直存在两种倾向:重视理性精神和注重情感表现。

野兽主义:1905年巴黎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他们被批评家戏谑地称为“野兽”而得名,他们特别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实际上野兽主义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彩)《红色和谐》

立体主义:(1907-1914年)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诉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是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

立体主义在1912年之前被称作“分析的立体主义”;1912年至1914年,被称作“综合的立体主义”。假如说在分析的立体主义破碎而剔透的结构中,还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感,综合的立体主义则不再从解剖、分析对象入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使艺术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 毕加索:(彩)《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件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未来主义:在意大利出现的未来主义是更为广泛的文艺运动,未来主义认为,20世纪工业、科学、技术、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使客观世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时代的特征是机器和技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速度、力量和竞争。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其中有些人在社会不平等和人类灾难面前有一种强烈的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他们用笔刻画社会生活的黑暗面,描绘挣扎在生命线上“渺小”的人群,也时常在作品中流露出悲观和伤感的情调。表现主义美术的风格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忠实地描绘现实的叛逆,它继承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色,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 蒙克:(彩)《呐喊》刻画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怖感;《青春期》描绘人对幽闭的恐惧;《太阳》表现人们对光明的渴望。

保罗·克利:(彩)《准备简单早餐的天使》,克利对形式有独特的研究,其创作中有一种表现梦境和潜意识的愿望。他善于用线,说自己的形式、风格与线条携手同游。其画风单纯且有稚拙的趣味和幽默感。

新客观社:提倡用写实的手段揭示客观现实。但是他们不是歌颂,也不是客观描

绘,而是对战争的后果、腐朽不堪的社会、失去人性的现实、市民的庸俗气作猛烈的抨击。

克里姆特:(彩)《女人的三个阶段》,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

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 至上主义:1915年至1920年左右出现于画坛的带有俄国玄学和宗教色彩的几何抽象主义--至上主义,是一种摒弃描绘具体客观物象和反映视觉经验的艺术思潮,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利希斯基。

构成主义:构成最初仅用拼贴形式,运用不同材料(如铁丝、玻璃、锯片)作为悬挂的浮雕构成物,形式是抽象的,代表人物:塔特林。

荷兰的风格派: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因此得名。风格派拒绝适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教学精神。(彩)《百老汇爵士乐》,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化表现出爵士音乐的节奏,线条由纯黑的直线变成色彩的断续线,反映出繁闹都市中安宁和平静的情绪。

巴黎画派:指20世纪初在巴黎活动的、未参加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家。他们并未结成社团,风格也不相同。他们基本上采用写实手法,或多或少受到野兽主义和未来主义思潮的影响。这群艺术家有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他们处于贫困状态,郁郁不得志,常常酗酒、吸毒,结交三教九流,和有前卫倾向的艺术家们也多有交往。这群才智不凡的艺术家的作品,有很浓郁的感情表现。(彩)《干杯双人像》,夏加尔一度迷恋立体主义,善于把立体构成因素,自由地融化在富于幽默感和抒情味的表现言语中。

新艺术:19世纪后20年到20世纪前10年,在西欧地区的建筑装饰和工艺设计美术领域出现的一种运动,由英国伦敦传播到欧洲大陆。从本质上说是唯美主义的,它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并含有世纪末的颓废倾向,但它对设计和实用艺术走向现代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达达主义抛弃了其他流派在美学上和艺术语言上的追求,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抗社会现实和现存的价值观。 达达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当时存在于西欧各国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