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幅大。由于小麦在其生育后期常遇高温、干旱、干热风、阴雨或病虫害等不利因素,所以,年际间或地域间的千粒重变异幅度较大,一般年份为35克上下,低的仅有25~30克,高的可达40~45克。

(三)熟相与粒重

小麦熟相指开花至成熟期间营养器官的形态与色相。它是生育后期植株整体功能的外在表现,与粒重有密切的关系,通常作为品种选择和栽培调控的重要依据。综合各地的研究结果,小麦熟相可分为正常落黄、早衰和贪青三种类型。不同熟相间粒重差异显著,表现为正常落黄型的高于早衰型和贪青型。

1.正常落黄型 营养器官正常衰老,物质输出过程与子粒灌浆过程协调同步,营养器官转色时而平衡,黄中带绿,熟而不枯,成熟正常呈金黄色。

2.早衰型 营养器官过早衰老,物质输出过程早于子粒灌浆过程,营养器官转色过早、过快,或未遇高温胁迫也提早衰亡,生育期缩短,导致非正常成熟——整株黄枯。此种类型子粒灌浆受限于营养器官的物质生产,灌浆持续期短。

3.贪青型 营养器官的衰老和物质输出过程落后于子粒灌浆过程,营养器官转色晚而慢,生育期延迟,后期高温逼熟,导致非正常成熟——青枯。该类型子粒灌浆受限于营养体物质运转和输出量,灌浆持续期和灌浆强度均低。

小麦熟相受品种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的制约。栽培中通过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保持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平衡,合理运筹肥水等,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熟相向正常落黄方向发展,保证子粒灌浆正常进行。

(四)影响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因素及提高粒重的途径

1.影响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因素 除了品种特性和后期光合器官的功能外,小麦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过程还受以下诸环境因素和栽培技术措施的影响:

(1)温度 适宜的温度指标为20~22℃。当日均温在15~25℃范围内时,灌浆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提高。温度高于25℃,失水过速,茎叶早衰,显著缩短灌浆进程(8~10

69

天或停止),干物质积累提前结束,粒重降低。同时,高温加强了子粒的呼吸作用,消耗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所以,高温降低粒重。温度低于12℃,光合强度大大削弱,子粒灌浆不畅,粒重亦降低。如果温度稳定在15~16℃,则子粒干物质积累时间延长5~10天,粒重显著增加。灌浆期间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粒重增加。这是因为,白天温度较高,适于光合作用进行,有机物质合成较多,夜晚温度较低,呼吸作用减弱,干物质消耗少而积累多。黄淮冬麦区大陆性气候较强,小麦在生育后期常受到干热风(14时温度高于30℃,大气相对湿度小于30%,风速3~4米/秒)的危害,粒重减轻,产量降低。

(2)光照 开花到成熟期间,要求天气晴朗,光照充足。当日照时数在7小时以下时,随日照时数加长,子粒灌浆速度明显提高。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有机物质向子粒中的运转受阻,粒重降低。子粒形成期间光照不足,胚乳细胞数目减少,灌浆期光照不足降低灌浆强度,影响胚乳细胞充实,最终均导致粒重降低。光照条件的优劣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天气条件(阴雨少则光照充足),二是群体大小(群体结构合理则光照适宜)。群体过大,中、下部叶片受光不足也影响粒重的提高。

(3)大气相对湿度 适宜的大气相对湿度指标为60~80%。湿度过低,且气温高、风速大时,植株蒸腾失水多,叶片萎蔫,气孔关闭,植株体内温度升高,细胞原生质凝聚,氨和腐胺等有毒物质积累,植株青枯死亡,子粒干瘪。湿度过大时,易引起病虫害发生,粒重降低。

(4)土壤水分 抽穗后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灌浆期最适土壤含水量为60~70%。过多过少均影响根、叶功能,不利灌浆。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50%,植株早衰,光合强度降低,导致子粒退化或灌浆进程缩短,子粒瘪瘦。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则植株贪青晚熟或感染病虫害,千粒重亦降低。若土壤水分进一步增多,小麦根系将因缺氧而坏死,植株青枯。生产中一般应在子粒形成和灌浆前期保持较充足的水分供给,但在灌浆后期维持土壤有效水分的下限,可加速茎叶贮藏物质向子粒运转,促进正常落黄,有利提高粒重。

(5)土壤养分 后期适当的氮素供给能延长功能叶的功能期,增加粒重,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缺氮,叶片功能期缩短,光合产物少,粒重降低。但若氮素供应过多,会

70

过分加强叶的合成作用,抑制水解作用,有机物质流入子粒的过程受阻,植株贪青,粒重亦降低。磷素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的转化,提高子粒灌浆强度,有利于灌浆成熟。钾和微量元素对粒重的提高亦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因此,后期根外喷施磷、钾肥有利增加粒重。

(6)栽培技术措施 适当早播,可延长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过程(抽穗与开花提前),增加粒重;因遇雨或干旱而晚播,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进程缩短,粒重降低。基本苗过低时(若低于5万/亩),由于分蘖穗所占比例较大而导致千粒重下降;但若基本苗过多,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激化,个体发育不良,千粒重亦不高。所以,生产上应因地制宜地确定出合理的基本苗数,以便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此外,后期的肥水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都会对子粒的形成与灌浆成熟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2.提高粒重的途径

(1)增“源”(增加子粒干物质来源) “源”(source)是指产品器官中所积累的干物质及能量的来源。小麦子粒干物质的来源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抽穗前茎、叶、鞘等器官中所贮藏的营养物质,它约占子粒所积累的干物质总量的1/4~1/3;其二是抽穗后植株的穗部、穗下节、芒、稃壳、叶鞘及功能叶等光合器官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出来的营养物质,它约占子粒所积累的干物质总量的2/3~3/4。抽穗以前光合器官所形成的大部分光合产物主要用于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及生殖器官的形成,并为抽穗后有机物质的合成、运转和积累奠定基础。如果抽穗前小麦生育不正常,后期就很难达到提高粒重之目的。因此,必须从生育前期着手,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为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抽穗以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该期光合面积的大小、光合强度的高低及功能期的长短。因此,后期应注意养根护叶、防早衰、防治病虫害、防止干热风等,以利营养物质的制造、运转和积累,提高千粒重。另需指出,由于旗叶叶绿体内的光合膜系统发达,在形成光合产物方面的比重较大,因此,生产上尤其要注意保护好旗叶。

(2)扩“库”(扩大子粒容积,即库存容量) “库”(sink)是指贮存干物质及能量的器官,小麦的“库”为子粒。“库”的大小(子粒的长、宽、厚)与千粒重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容积大,才能贮存较多的物质。小麦子粒容积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品种本身的遗传

71

特性,另一方面决定于子粒形成过程中胚乳的发育状况。如果在子粒形成期间遇干旱、雨涝、高温、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小麦子粒容积大大缩小,并从而导致粒重降低。因此,后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并采取防雨涝、防干热风及病虫危害等措施以提高粒重。

(3)疏“流”(疏导物质“流”和能量“流”) “流”(flow)是指干物质及能量通过输导组织从“源”到“库”而形成的液流。通俗地说,疏“流”就是要延长灌浆时间和提高灌浆强度。子粒灌浆时间及强度直接影响干物质积累量的多寡。除品种特性外,灌浆时间和强度还受环境条件的制约。高温加速灌浆进程,缩短灌浆期,导致粒重降低。日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时,灌浆期长而粒重高。因此,后期后期注意改善环境条件,尤其是水肥条件(灌溉和根外追肥),以加快灌浆速度和增强灌浆强度,并尽可能地延长灌浆时间;同时,前期亦应及早着手,即要根据当地条件确定出适宜播期,保证使灌浆过程处于有利的温、光条件之下,使灌浆持续时间充分延长。

(4)节“耗”(减少干物质消耗) “耗”(loss)是指子粒在其干重达最大值后由于多种原因而造成的各项损耗之和。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此时收获最为适宜。若早于此期收获,子粒灌浆正在进行,粒重较低。若收获过晚,由于子粒本身师大的呼吸作用(昼夜呼吸消耗量相当于同期光合量的15~20%),以及因遇雨、多露而造成的淋溶作用等,千粒重反而降低。同时,收获时易落粒、掉穗,增加了不必要的产量损失。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