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程综合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法制史》课程综合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最早被取消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是( )、( ),主动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有1917年的( )、1929年的( )。 教材397页

二、是非题:

1、临时约法反映了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思想。 ( )教材362页

2、中华民国时期判例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 ( )教材360页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六法全书”是指宪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 ( )教材359页

4、地方各级政权机关一律改称“政府”,是1923年的宪法规定的。 ( )教材366页

5、中华民国时期在1929年公布并实施了保险法。 ( )教材379页

6、南京国民政府一直严厉禁止工人罢工。 ( )教材388页

7、民国时期民事诉讼法规定有假执行、假处分、假扣押,是指在名义上、而非真正执行或处分、扣押。 ( )教材391页 三、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国民法典结构是仿照①法国民法典 ②英国民法 ③德国民法典( )③ 2、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是①四级三审制 ②三级二审制 ③三级三审制 ( )③

3、中华民国的民法典所确定的一般请求权的消灭时效为①5年 ②10年 ③15年( )③

4、中华民国民法典所规定的“财团法人”是指①托拉斯性质的大企业 ②由捐赠设立的法人 ③营利为目的的法人 ( )② 四、名词解释:

1、“袁记约法” 教材363页 2、“贿选宪法” 教材364页 3、“训政约法” 教材368页 4、“五五宪草” 教材368页 5、推事 教材389页 五、思考题:

1、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包含哪些内容? 教材357-359页 2、民国时期正式公布的“约法”、“宪法”有哪些? 教材361-369页 3、民国民法典的结构是什么? 教材372页 4、南京国民政府的刑事特别法有哪些主要特点? 教材384-385页

第十三章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苏维埃政权成立前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由当地的( )、( )、( )组织代表选举产生。 教材403页

2、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政权实行“三三制”组织原则,即( )、( )、( )各占三分之一。 教材406页 3、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于反革命分子的刑事政策明确( )、( )、( )。 教材423页 二、是非题: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苏维埃政府设立的“工农检察院”,是反革命案件的侦查及提起公诉的机关。 ( ) 教材404页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 )教材402页

3、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特区”。 ( )

教材405页

4、内蒙古地区在全国解放之前就已成立民族区域自治政府。 ( )教材409页

三、单项选择题:

1、抗战时期各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施政纲领的基本原则是①国民政府抗日总动员法 ②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③中共发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 ) ③ 2、抗战时期各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政权的民意机关是①工农兵代表会议 ②参议会 ③人民代表会议 ( ) ② 3、明确农民在土地革命后获得所分配土地所有权的是①“井冈山土地法”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③《中国土地法大纲》 ( ) ③ 四、名词解释:

1、苏维埃 教材399页 2、五四指示 教材416页 3、马锡五审判方式 教材437页 4、人民法庭 教材438页 五、思考题: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材413页 2、《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材417-418页 3、试归纳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发展过程。 教材420-422页

4、革命根据地婚姻法在哪些方面是对于传统婚姻制度的彻底否定?教材426页 5、1933年的苏维埃劳动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教材429-4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