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题目精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论语》选读题目精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分) 忠:恕:

(2)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观?试作简要评述。(3分)

24.(1)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分,错一处即不得分)

(2)答案要点:孔子的“忠恕观”,意味着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首先要以对他人的关心友好、仁爱和善为前提,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3分,如与上述观点不同,能自圆其说,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第20题。(6分)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20.“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有人译成“晏子善于与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他”,也有人译成“晏子善于与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晏子越尊敬别人”。你认同哪一种翻译?说出你的理由。

20.这是一道开放题,但又要考虑提供的语境。参考答案:我认为译成“晏子善于与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他”更有道理。(1分)从晏子的为人看,他是一位善于变通的人,他不会一味的尊重人家;从孔子赞扬他的角度看,说明他的做法和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晏子的做法与孔子周而不比的交友之道是一致的;对待朋友首先要忠告,巧妙引导,但如果对方不听,就不要自取其辱,因而,晏子不会无原则地尊重别人;从本句话看,既然晏子“善与人交”,当然是越来越受别人尊重更有道理一些。(5分,一个角度1分)(答译成“晏子善于与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晏子越尊敬别人”更有道理也可,但根据提供的语境,其中须有“仁者爱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等角度的理由。如答“晏子是儒家人物”系不合历史事实,扣1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4.孔子的这句话阐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这种精神在践行中的标准是什么?请另结合《论语》中的某一相关章句,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4.中庸思想;标准是“义”。(“道义”、“仁义”均得分)(共1分,错1个即不得分)

“理解”(参考):中庸之道绝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而是一种始终以“义”为准绳的稳健主张。(1分)孔子说“乡原,徳之贼也”,就体现了中庸的原则是“德”,即“义”。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体现了中庸所谓的无过无不及并非无原则的调和。(能结合其他篇章理解,且能扣住“中庸的原则是义”这一核心,得2分;只谈“中庸”得1分)(3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24.孔子的交友之道对你有何启发?

24、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个方面,从其中的任意两个方面,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每一个方面2分,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孔子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2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的社会。(1分)

(2)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有人说是孔子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3分)

24.(4分)(1)(1分)有道/有德/为政以德

(2)(3分)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