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及流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护理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及流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五章 护理安全防护措施

一、化学治疗的防护措施

1. 化疗科室护理人员要进行上岗前教育,定期进行防护知识讲课,增强化疗病

房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知识。

2. 化疗病房配药室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净化台;配药室要能够自然通

风。

3. 护理人员在配制化疗药及为患者进行化疗药物的穿刺注射时,应戴口罩、帽

子及双层手套(一层PE手套和一层一次性乳胶手套);有条件应戴护目镜,穿一次性防护服。

4. 配液时使用软包装全封闭液体,不用带排气针的液体,以防化疗药扩散到空

气中。

5. 护理人员在配制化疗药、输入化疗药物时,如污染皮肤或粘膜应立即用大量

清水冲洗;撒在桌面上或地面的药液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 6. 配制化疗药后的垃圾应按有毒垃圾处理,装入黄色垃圾袋,盛垃圾的容器要

加盖,防止化疗药物蒸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7. 严格化疗药物的管理,设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防止

污染环境。

严格化疗药物的管理,设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

42 上岗前教育,定期防护知识讲课 配药室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自然通风 配药、行穿刺时,戴口罩、帽子及手套,有条件应戴护目镜,穿防护服 配液时用软包装全封闭液体,不用排气针 皮肤或粘膜污染后立即大量清水冲洗,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用纱布吸附、清水冲洗 垃圾按有毒垃圾处理,装入黄色垃圾袋,盛垃圾的容器要加盖 二、锐器损伤的防护措施

1. 对护理人员加强教育,加深护理人员对医疗锐器刺伤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

防医疗锐器刺伤的措施。

2. 避免易发生锐器损伤的不规范操作。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

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 掌握医疗锐器处理原则及方法,减少污染物对环境及工作人员的二次污染。

医疗锐器处理原则是用后的锐器一定要放在固定的坚硬的加盖容器内。 4.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应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加深对锐器刺伤的认识,掌握预防刺伤措施 避免不规范操作,禁止回套针头帽,禁止直接接触用后锐器 掌握锐器处理原则及方法 用后的锐器放在固定的坚硬容器内,重复使用的器具应严格灭菌处理

三、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1. 在任何情况下处理深层体液时必须戴手套。

2. 手及皮肤表面接触血液、深层体液或可能受污染的器具后应立即彻底清洗。 3. 工作完成后应尽快脱去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手套。 4. 接触每一位患者后应更换手套。

5. 脱去手套后,即使手套表面没有破损也应马上清洗双手。

6. 在工作中预料会有血液/体液溅出应戴防护眼罩并穿不渗透防护服/围裙。 7. 针头使用后切勿套回针帽,应将针头置于固定的容器内。

8. 若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

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9.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

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10. 应记录及报告血液/体液暴露,及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43

处理深层体液时戴手套 皮肤接触深层体液或受污染的器具后应立即彻底清洗 完成后应脱去污染手套 接触不同患者应更换手套 脱去手套后,清洗双手 有血液/体液溅出应戴防护眼罩,穿防护服/围裙 针头用后勿回套针帽,置于固定容器内 针刺伤后,挤压伤口,挤出血液,用肥皂液和 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伤口冲洗后,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记录及报告血液/体液暴露,针刺伤情况

44

第六章 门、急诊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处理程序及流程

一、门、急诊患者癫痫大发作的处理程序及流程

1. 癫痫大发作时,将患者置于平车上并加床档,通知医生。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裤带,头偏向一侧。 3. 立即给患者垫牙垫于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4. 根据医嘱采取抢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镇静及抗癫痫药物,并给予氧

气吸入。

5. 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癫痫发作时,将患者置于平车上,并加床档,通知医生 松解衣领、裤带,头偏向一侧 牙垫于上下臼齿之间 建立静脉通道,氧气吸入 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二、门、急诊发热患者就诊的处理程序及流程

1. 发热患者就诊,询问病史。

2. 如有接触史,给患者及家属戴口罩,送入特殊病诊疗室。 3. 通知医生,做相关检查。 4. 请院内专家会诊。

5. 疑似病例逐级上报,120送相关医院。 6. 诊室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严格终末消毒。 7. 医护人员隔离观察。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