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医综合考研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和乏力等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5)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6)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 (7)问饮食口味

口渴与饮水:口不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多食易饥、饥不欲食、偏嗜食物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口味: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和口黏腻的临床意义。

(8)问二便

大便:大便便次、便质、排便感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小便:小便尿量、尿次及排尿感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9)问妇女

月经:月经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带下:带下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五)切诊

1.脉诊的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2.正常脉象: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的含义及其脉象表现特征,脉象的生理变异。

3.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主病。

4.相似脉的鉴别,常见相兼脉的主病,真脏脉的概念、特征和临床意义。 5.诊妇人脉与小儿脉,脉症的顺逆与从舍,脉诊的临床意义。

6.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六)八纲辨证 1.阴阳

(1)阴证和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阴虚证和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3)亡阴证和亡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表里

(1)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表里同病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3)表里出入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3.寒热

(1)寒证和热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寒热转化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 (3)寒热错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4)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 4.虚实

(1)虚证和实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虚实转化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