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合集)甘肃省临泽一中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4份试卷合集)甘肃省临泽一中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脚移得那么的快,瞬间站在了院门外”这处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老太太急于见到儿孙的迫切心理。

D.小说首尾都写到熟透的火红的柿子,既前后呼应使结构圆合,也起到溶染气氛、村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8.蛇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小说中幻觉与真实交织,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知节字子元,幼孤,太宗时,以荫补供奉官。年十八,监彭州兵,以严莅众,众惮之如老将。又监..潭州兵,时何承矩为守,颇以文雅饰吏治,知节慕之,因折节读书。雍熙间,护兵博州,契丹入边,败我..师于君子馆。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史民以为生事,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徒知定远军。时议调河南十三州之民输饷,河北转运使樊知古适至军议事,知节曰军少粟多簸其红腐尚当得十之六七知古从之果获粟五十万斛分给诸屯遂省河南之役。时部民入保避寇,卒有盗妇女首饰者,护军止笞遣之。知节曰:“民避外患而来,反罹内寇,此而可怒,何以肃下?”即命斩之。旋知梓州。李顺之叛,诏与王继恩同讨贼。继恩恃势自任,悉知节不附己,遭守彭州,付以赢兵三百,彭之旧卒,悉召还成都,知节累请益兵,不从。贼众十万攻城,知节力战,自展抵晡,士多死。慨然叹曰:“死贼手,非壮夫也。”即横槊溃围出,迟明,援兵至,复鼓噪入,贼遂溃去,太宗闻而叹曰:“贼众我寡,知节不易当也。“授益州铃辖,加益、汉九州都巡检使。会韩景祐帐下刘旰胁牙兵为乱,连下州县,众逾二千,知节领兵三百,追至蜀州,与战,旰走邛州。知节日:“贼破邛州,必乘胜渡江薄我,既息而后战,官军虽倍,制之亦劳,不如乘其弊急击之,破之必矣。”遂行。次方井镇,与旰遇,杀之无噍类,成平初,领登州刺史、知秦州。..州尝质羌酉支属余二十人,逾二纪矣。知节曰:“羌亦人尔,岂不怀归?”悉遗之,羌人感之,讫终,更不犯塞。时州有银坑,岁久矿锅,课额弗除,主吏破产,偿之不足,知节请躅之,章三上,乃允。迁西上阁门使,知益州兼本路转运使。边寇将至,方上元节,遽命张灯启关,累夕宴乐。寇不测,即引去。 ...

(节选自《宋史·马知节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节曰/军少粟多簸/其红腐尚当得十之六七/知古从之/果获粟五十万斛/分给诸屯/遂省河南之役 B.知节曰/军少粟多/簸其红腐/尚当得十之六七/知古从之果获粟/五十万斛分给诸屯/遂省河南之役 C.知节曰/军少粟多簸/其红腐尚当/得十之六七/知古从之/果获粟五十万斛/分给诸屯/遂省河南之役 D.知节曰/军少粟多/簸其红腐/尚当得十之六七/知古从之/果获粟五十万斛/分给诸屯/遂省河南之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是中国古代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B.雍熙,是宋太宗的年号,意为和乐升平。中国古代帝王拥有一个或多个的年号。 C.刺史,古代职官名,“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印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D.上元节,即元宵节,又称为元夕,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知节治兵威严,执法从严。他任彭州监军,以威严治众,深得部下敬畏;坚决斩杀盗窃入城避难妇女首饰的土兵。

B.马知节审时度势,善于谋划。他乘刘旰军队陷入疲敝之际,与之展开遭遇战,全歼敌人;任博州护军,未雨绸缪,及早备战。

C.马知节以寡敌众,英勇顽强。他率领三百老弱之兵驻守彭州,抵御攻城的十万贼人,从早到晚奋力抗战,最终击溃敌军。

D.马知节心存善念,仁爱吏民。他任秦州知州时,全部遣散被扣留的羌人人质;向朝廷奏请减免资源枯竭的银矿主吏的税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更民以为生事。 (2)民避外患而来,反罹内寇,此而可恕,何以肃下?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一)

杜甫

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 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 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 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极言世路多舛:“迷”意为“凄迷”言前途渺茫,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B.颔联是“却无少壮身,但有羁栖迹”的倒装,表达了人至暮年、只好归隐的无奈。 C.首联点题,情景并提,颔联承“行路难”,后两联承“登楼”,结构严密,思路清晰。 D.本诗颔、颈联,先情后景,这样安排与杜甫《春望》中间两联的衔接关系不同。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遭受肢解的酷刑也不改变心志的坚定信念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3)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______和《琵琶行》中的“______”。 五、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绿色发展是世界潮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环境恶化了,人们整天生活在雾霾中,见不到蓝天白云,那也算不上幸福,是______。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乃______。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建设生态文明______,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____)因此,应该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树立牢固的绿色发展的理念,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必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切实改变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必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从而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______的新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得不偿失 大势所趋 任重道远 相辅相成 B.因小失大 大势所趋 迫在眉睫 相得益彰 C.因小失大 势不可挡 迫在眉睫 相辅相成 D.得不偿失 势不可挡 任重道远 相得益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B.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 C.我们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目标。 D.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必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B.应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C.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D.应该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某中学团委的一份征文启事,其中有五处语言不够准确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征文启事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学校将举办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文章要求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在1000字左右。来稿一定要注明

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与您接洽,并于x月x日前上交到校团委。欢迎大家积极参与,鼎力相助。

xx中学团委 x年x月x日

21.5G,全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下图是有关5G的内容框架,请根据相关信息给“5G”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0年前的5月4日,青年学生凭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勇敢地站到了历史大潮的风口浪尖。“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这场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

100年后的今天,身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传承“五四精神”,让青春在新时代闪光? 请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个词中任选其一,结合你的体验、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