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合集)甘肃省临泽一中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4份试卷合集)甘肃省临泽一中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C

6.(1)爱国思想一直体现在他的言行中:倡议为抗日捐款,希望参加抗日;用医学为国服务,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2)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体现在他的工作中:不为个人荣誉,而为患者生命,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年岁已高依然奋战在手术台。(3)热爱医学、竭尽所长的职业素养一直体现在他的从医生涯中:从医75年,凭着高超的医术,救治了超过15000名已在死亡线上的病人。 7.C

8.①不适应城市生活。搬上高楼半年多了,感觉茫然,如同做梦。

②精明,有经济头脑。买便宜东西,领免费鸡蛋,发广告挣钱,把别人扔掉的广告捡起来当废品卖钱。 ③为人诚信,做事有底线。有人建议把领到的广告直接卖钱,他坚决不干。

9.小说反映出当前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问题,它大量侵占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虽给农民带来不少实实在在的利益,但也给农民的心灵造成了极大冲击,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农民一下子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会有一个思想阵痛的过程。而安排好融入城市的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当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10.A 11.C 12.B

13.(1)您现在拿着这咫尺大小的制书,真假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谁能担保你的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和这一样的情况吗!”

(2)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 这是臣的罪过。 14.C

15.“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现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16.此时无声胜有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17.B 18.A 19.A

20.中秋: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帘幕桂花香。 重阳:黄菊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

21.参考示例:

(1)同学们,请牢记我们在国旗下的誓言!接下来,请同学们在父母陪伴下,在团歌优美的旋律中,盛装迈过成人门,接受最真挚的祝福,走向美好的明天!

(2)快要高考了,时间确实宝贵,但我参加成人仪式受益匪浅。它能激发我们备考的斗志,能让我们带着感思的心,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努力奋斗。 22.打破禁锢的枷锁

一只鸟被关在一个破损的笼子里却不敢飞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它认为自己就是被禁锢在笼子里,殊不知,禁锢就是:你以为你做不到。

昆德拉曾说:生活是颗长满可能的树。所以没有什么禁锢我们。陶渊明冲破了世俗的禁锢,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与闲适;李白冲破了官场的禁锢,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与壮阔。有时,不是外界禁锢了我们,是我们用“不能”给自己的心上了一道枷锁,让我们甘于禁锢。所以只有冲破禁锢的枷锁,才会飞向自己的蓝天。

金晶的脚在小时候被上了一道枷锁,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安于禁锢,而是用双手为自己打造了一片蓝天,作为击剑运动员,她不甘示弱,作为火炬手,面对“藏独”分子的威胁,她更是誓死捍卫。她打破了双脚行动不便的枷锁,冲出了禁锢,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坚强女孩。试想,如果金晶安于禁锢,她的生活会是怎样呢?她会是一个处处需要别人帮助的残疾人,而她冲出了禁锢,变得自立自强。

李桂林,陆建芬所教的学校,是一处只有“天梯”能通往的山上。面对脚下山路的禁锢,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对教育的忠心,冲破了“天梯”的禁锢,克服了环境艰苦,生活清贫的心理障碍,数十年如一日的攀爬、接送,让知识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发芽。如果没有李桂林夫妇的冲破禁锢,也许那个叫“二坪村”的小村庄,至今还会是一个无人知道的“文盲村”。

面对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打破思维的禁锢,进行逆向思维,终于将之攻克;面对中国人在短跑项目上是“东亚病夫”的禁锢,刘翔坚定信念,终登世界跨栏巅峰;面对聋哑的禁锢,邰丽华坚持不懈,冲破心灵的禁锢,呈现给人间绝美的舞蹈。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打破陈旧观念,固有知识,绝壁上也会长出松柏,盐碱地也会开出鲜花,沙漠中也会发现希望的源泉。正如IBM总裁所说的那样:只要打破禁锢,那么大象也能跳舞。

那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希望的大门已经为你打开,打开心灵的禁锢吧,你将重新飞向自由的蓝天。打破禁锢的枷锁,拥有的将会很多很多。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那些把语言看成是纯粹运思符号的辩者不同,墨子一系的语言观念属于知识与经验的范畴,于是他们进一步分析说,仅仅有单个的语词还不够,还要有分类、总括,这样才能把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在“思维—语言”中彰显出秩序来。墨子后学指出:“名:达,类,私。”按照《经说》的解释,是“物,达也”,就是说,“物”是一个总的名称,但只有通过“名”,才能显示“物”,只有通过“类名”,才能对现象世界进行秩序化的把握,只有通过“私名”才能确认和显示每一事物,所以“有实必待文名也”。比如“马”是一个“类名”,规定了各种“马”的名称,人们从“马”这一指称而知道“马”;又比如“臧”是一个“私名”,只有“人之贱者”叫做“臧”,那么“臧”就专门指身份低贱的人。当人们要把握世界时,必须通过语言,这就叫“告以文名,举彼实也”。

由于语言(名)有这种传递知识、指称世界(实)的意义,所以应当准确而且精练,即所谓“名实耦,合也”。他们认定,“名”与“实”应当是契合的,对“实”的认识应当通过契合的“名”,而适当的“名”才能切中一定的“实”。因为纷坛的现象世界太复杂,人类的个人经验太有限,要把握感觉所不能达到的领域,要传递把握到的知识,只能依不赖语言。语言给人们呈现与构筑一个世界,就像一个地球仪象征一个地球,一张星图表示整个宇宙一样,语言象征着人们思想中展现出来的世界。

既然语言有此意义,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名”“实”相合,这是极其重要的、清理思维的前提。墨子后学对类,类排关系的关注,正是沿着这思路来的。《墨子·经上》中首先肯定经验和理智的认识能力,而这种“知”即认识能力又通过“名”来表述、传递、延续、积累,而“名”又分为“达”、“类”、“私”,即大、中、小概念,它们分别表达为语言中内涵、外延不同但又互相包容的三种语词,对应着世界上大中小不等的门类种属的各种事物。而语言的用法,又有“移”、“举”、“加”,通过语言的概括、描述和指示,人们了解了现象世界。

在战国的名辩之风中,墨子后学归纳了语言和思想的进路,要求语言切中世界。在《经说下》中称,“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所谓“当”,就是切中事实,符合经验,成为知识,他们在“名”符其“实”的基础上肯定了人的感觉、知觉、经验,理智所得来的知识的有效性,他们并没有把语言和世界剥离,他们相信人是能够把握世界的,语言是可以切中世界的,因而他们与传统的各家并没有

太大的距离。他们理智地分清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差异,自信地确立语言对世界的分析、归纳、描述的意义,乐观地相信语言对世界的调节性功能。

通过语言,他们可以在思维中将整个世界清理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似乎现象世界真的就在这套语言中安分守己地秩序化了,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语言观念,也是他们对语言与世界的结论。

(摘编自葛亮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对词语进行分类,总括,才能在“思维一语言”中彰显大千世界的秩序。 B.如果没有“名”,那么“物”就不存在。所以人们必须通过语言来把握世界。 C.要使“名”与“实”契合,就应当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名)指称世界(实)。 D.对类、类推关系的关注,以及要求语言切中世界,都是为了“名”“实”相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认为语言能把人们思想中的世界展现出来,这是墨子后学语言观立论的前提。 B.“马”与“臧”分别是“类名”与“私名”,这样举例论证有利于形象地理解观点。 C.文章论述了语言把握世界的可能性、要求与方法、途径、行文思路清晰而有纵深感。 D.文章借助“当”的概念,论证了人的感觉、知觉、经验、理智是知识的有效来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达、类、私”各有功用,对应不同门类种属的事物,可见当时对事物的科学认识已领先世界。 B.要传递把握到的知识,只能依赖语言,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流传的主要工具和根本途径。

C.“达、类、私”的概念分类,“移”、“举”、“加”的用法规范,显示当时的语言发展已经十分精细。

D.既自信于语言对世界的意义,又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异,墨子后学的语言观优于其他辨者的语言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图1:短视频用户对视频媒体的认知(网民比例)

认知描述 娱乐性更强 更能陪我度过空闲时间 内容更丰富多样,可选择余地大 更愿意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推荐 更及时获取资讯信息 短视频 49.8% 45.7% 44.6% 44.4% 43.7% 网络视频 23.5% 30.6% 29.1% 23.3% 15.0% 电视 14.0% 19.5% 18.1% 27.0% 28.8% 网络直播 12.7% 4.2% 8.3% 5.4%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