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2010年小学语文六上教材培训既质量分析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宜都市2010年小学语文六上教材培训既质量分析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小语高效课堂分区域在全市扎实而有成果的展开。

一是四大龙头学校带动引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区域活动在全市举行得有声有色。四大区域组长吴玲、胡宗敏、何兰华和刘华山及相关成员,各领风骚,用能力、经验、智慧和积累,让高效教学研究各有千秋,并推出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

二是四大现场点校(红小、贺小、王小、潘小)热情支持,紧密配合,协助运作,展示了风采,推出了经验,产生了强有力的辐射力、影响力。

三是四大区域分别推出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四大主项观察表:“小学识字教学课堂观察表”“小学阅读教学课堂观察表”“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观察表”“小学作文教学课堂观察表”。(点网查看)

2、“三读整合”在全市得到扎扎实实推行并见轨迹。

一是姚店小学展示了具有农村特色的“三读”研究成果,为全市全面落实“三读”研 究树立了一面鲜亮闪光的旗帜。

二是“三读”研究已走入全市绝大部分学校与课堂,特别是经典诵读已在全市形成气候与特色,为全面改革我市阅读教学,更积极而有特色地提高我市语文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意义。

3、一大批语文老师在高效课堂研究中不断收获教研成果。 一是杨守敬小学钟涛老师获省优质课竞赛二等奖; 二是有50位老师的论文、设计(教案)、课堂录像和课件的全国语文课程标准《语文》“三优”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吴玲、袁定蓉、裴大钰和杨慧莲获论文一等奖;戴宗景、曹艳、章杰和罗劲松获教学设计一等奖;裴大钰获课件创制一等奖;胡宗敏、陈蓉获录课像二等奖;

四是一大批老师分别在市区域活动和教学研究中上示范课、研究课:张远玲、曹光敏、吴凤芹、姚芬、张绍武、周晓明、王祖萍、罗琼、戴宗景、乐绪兰、陈晓艳、陈明、邹华蓉和裴春艳老师;另外还有一大批名研名教在市各种教研活动中发言、讲座和评课。

五是一大批老师在省地教育专业杂志上发表教学教研文章:何兰华、刘华山、刘武、姚伟玲、陈容、杨梅、侯艳馨

二、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以研兴教,以改强课,突出生本。 全市六年级抽考成绩综合情况。 参考人数 2614 均分 84.18 及格率 良好 优秀 880/33.66 2527//96.67 1971//75.4 1.考试分析

本次抽考,一是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积极地体现了新课标阶段性目标评价要求。二是充分注意了我市课改与教研发展水平,如重基础应用,重能力实践,重阅读积累。从双基落实看——特别是错别字书写得到明显改进,从训练力度看——对灵活的题型的适应性明显增强,从阅读能力看——阅读解题能力普遍得到提升;从习作表达看——学生语言个性化味道已正在增强。三是充分面向市情结合地域发展水平出题:取姚店为中点确定出题难易度取向。从抽考成绩来看,体现了很好的效度和区分度。

2、成绩简介

(1)中心小学层面排在前六名的学校是:松小⑴、实小⑵、枝小⑶、杨小⑷、一小⑸、姚小⑺。其中松小由去春抽考第四跃入第一,姚店小学由第九跃入第六,另外王畈小学和聂河小学都有长足进步。

(2)村小排名前六名的学校是:陆城亮家垴小学⑥、茶元寺小学⑻、庙河小学⑼、十里铺小学⑾、黎家坪小学⑿、洋溪小学⒁。其中黎坪小学(47个学生)地域偏僻,信息闭塞,出走不便,能获前12名,很为难得;而洋溪小学(68生),几校合并并新搬学校,能有此成绩,也很不简单。

(3)两级分化情况很为严重: 学 校 人数 均分 及格率 良好 优 秀 松 小 实 小 红桥小学 杨家棚小 85 343 22 42 89.94 88.78 72.95 64.08 85/100 339/98.8 17/77.3 29/69.1 81/95.3 31190.7 10/45.5 10/23.8 48/56.47 198/85.96 2/9.09 0/0 看两级松小与杨家棚小学均分相距25.86分,及格率相差30.9个百分点,良好率相差71.5个百分点,而

杨家棚小学无高分率。就是同红桥小学相比,跨度也很大,均分相差8.87分。学生摊上这样的教学,是很可怕的。至于问题出在哪儿呢?在此也无须言说了。

3、透视问题

从抽查试卷中得知,本次考试成绩上不来的最突的问题是:一是出在基础上,没有做到日日清,课课清,人人清,学生学的是死知识,记的是死知识,在稍见变化的题型中、语境中就无法迁移,不会运用,仍有一定层面存在此问题(在此提醒:要杜绝将给结果式的教辅资料带进课堂教学,这很害学生,是最低级最愚蠢的得不偿失的教学方式);二是没有从书上学得语言,并用好书上语言,同时转化成阅读与语言应用能力,阅读仍是本次拉大本次抽考分数的重要因素,32分能得30分以上的人少之又少,而更大层面是20分上下,只是一个及格水平(本次抽考得分好的,绝大部分学生赢就赢在阅读上,因为阅读起来了,考试就有竞争力;三是作文教学粗,折射出老师教的死,学生学的死,写教条式的、程式化的作文仍在一定范围内主导着我们的作文教学,学生无法求变,除了老师,作文中见到学生自己(如作文第二选题,《攀登》、《坚持》《拼搏》《成功》,学生无审题意识,半数学生文中没有自己,所以无法得好成绩);四是不能严格执行教研室语文工作意见,对每学期所提出的教学重点要求不看、不读、不研,落实不到位,如作业打两分问题、作文教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问题、读读物读经典实施问题(有学校的老师到复习时才着急,此题最决定冲剌高分的重要因素)、单元题的强力使用问题等,这些问题一忽视,你肯定就缺少竞争力,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是糊涂的,怎能让教学高效,让学生学扎实、学优秀。

4、竞争秘诀

下面是我从本次抽考中获得的感受,下面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先请老师记住这五个短语:基础决定起点,习惯决定发展,能力决定竞争,积累决定冲剌,素养决定超越。同时还要记住两个重要因素:抓优势功在平时,求突破窍在细节;老师能走多高,学生便走多远(语文教学质量取决于老师的教研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取决于老师的发展水平,重考试但更重教学过程活教巧教,让学生在享受语文学习过程中把语文学活,学生发展就会良性循环,最终在考试中赢得先机)。

敢于超越,卓尔不群。这是近见年来不少老师在抽考中屡试屡胜的最经典的经验(同有时间加汗水,但有的是蛮干恶干,弄巧成拙,害得老师贫血,害得学生晕倒)。这经验可以获得双赢:应考外校招生不在话下,应对全市抽考小菜一碟。

一是心中有整体。所有教学的成功,都是文本解读的成功。其一要站在全学段看六年级语文教学,将学段要求梳理成块(重点句变、段变、篇变和写变规律)贯穿上下册教学;其二是一开学老师就整体研读教材,运筹帷幄,决策千里,真正让老师领着学生成长,而不是学生拖着老师进步。

二是教眼观八路。就是随教随动,善于从各种渠道搜集信息,丰富并完善教学:紧扣教学内容或训练要求,坚持上网,集百家之长(包括同组老师的),研究各种教学,把当下这一课教好,优化训练,不留遗憾(不把胡子上的饭当主餐);紧扣考试适应训练,从教育杂志和网上精选归类题型,对学生进行渗透式训练(如外校招生考试很多题就是这样来选来的),不临时乱抓瞎;深入关注市小语研究动态,熟知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要点,把握重点研究主题,探索各种考题(特别是单元题)的基本规律(稳坐钓鱼台)。

三是真用教材教。就是教学把着力点完全放在学生“学”上,坚定不移地让学生自己读进教材,去用心经历每一个学习内容,真正做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思索、去交流,真正利用教材学习语言、应用语言、学会读书、学会表达。这是最最务实的教学,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不爱学语文为爱学语文的秘密武器,是最务实最有得的高效教学。一篇课文教完了,学生会把课文读得滚瓜溜熟;一个单元教完了,学生对所练要点能指向哪里说到哪里。在这方面,刘春林、胡宗敏、陈蓉、熊莺、姚伟玲、袁定蓉、赵凤英等一大批老师都是高手,所以什么考试都考不倒他们。

四是让常规精彩。就是平常教学计划清清楚,每课教学目的明明确确。上课不打乱仗,不对付不应付,更不眉毛胡子一把抓,思路清晰,教路明确,让教学实实在在;敢面对现实,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发展起点上成长,使每个学生对学习充满快乐与期待。让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在点子上,练在重点上、难点上、疑点上、要点上,练在规律上,求精不求多,求实不求虚,同时在形式上求优弃劣,而且善改善评,特别在家庭作业上更讲究,就是练字(写字、写词、抄句)读书(读读物、诵经典)与写文。

要做好这一点,老师从接班的那一刻起,就要行走在你的语文教学里,你的语文教材里,你的教研整合里,你的学生学习里,你的质量意识里。这样,你的学生会强大无比,你的考试也会无敌天下。

三、积仍跟上全市教学课改节奏:明确要求,把握规律,敢于竞争。 1、新学期新要求新任务

①教研工作重点:以“和谐·扎实·高效”课堂探索与研究为重点,着力于把“常规教学抓硬、基础训练抓实、学生素养抓活”,向有内涵教学要更的教学质量。

②教学研究要点:全市小学语文已全部转入人教版课标教材的使用,要把细读新教材,突出新课程,教出新特色,作是今秋小语教学教研所必做的最重要、最实际、最关键的工作。

2、新发展新定位新探索。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二十字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育人为为”是核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重点。

②由此而可确定语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③着眼性质,体现特点,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语言训练为中心,

特别强调语言应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④转变教材观: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

⑤课堂新要求: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呼吸。

3、认真落实教学教研工作意见。 一是要把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学到位。应该说,今秋的小语教学教研工作意见充分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特点,并针对全市今春工作中的不足和今秋的新发展,提出了较为具体而务实的要求(本来不必写,但已在假中写完。从明春开始,一年一写。当然我仍会有具体的意见),今秋绝大部分学校已认真组织老师进行学习与讨论,并要求老师对照检查并厘清了具体要求,已形成了教学整改与教学调控,在增强课改的目的性,教研的针对性,教学的有效性已开始走上正轨(对教研工作意见,目前还有学校没见面,老师没谋过面。死抱一本教参一本书死教,会把学生教死,质量教死,更会把自己教瞎),没有读过研过的要补火,要做个教学教研的明白人。

二是强化课堂高效教学研究与探索。质量高低的竞争主阵地是在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最大智慧也在课堂,今秋的课堂研究突破点是要扫除假课、虚课、死课和乱课,从教学微格入手,要教学生爱学的课,有味的课,有文的课,让课堂真正收到实效高效。所以要强化教学研究:其一是积极参与市级名师名教教学展示活动,重点展示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教学,什么样的课堂是以学定教,什么样的学习是以生为本,什么样的训练是立体互动,什么的课是有语文味的课。其二是各区域要分点举行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学校作主,区域协调,共同策划(我将来协调时间安排);活动从教学问题中提炼主题,做到口子小,针对性强,形式不拘一格,一为明春区域集中展示作准备,二为全市优质课练兵,其三是各学校要拿出成果(有自己学校特色看课观察表、重点研究总结文稿、相关研究过程资料)。相关活动乡镇内所的语文老师要参与。其四是要加强高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教育纲要规划新观点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反复学习。

三是把“三读整合”要求全面扎实地落实到教学。“三读整合”也就是“新阅读教学”研究,即阅读“三整合”“一转化”。“三整合”即: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整合,文本阅读与经典阅读整合,学校阅读与生活阅读整合,突破点是文本要读简,课堂要读活,读量要增大;“一转化”即将阅读转化为语言应用能力(即:应用语言学语文的能力,应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应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今秋所推出的相关配套的阅读安排,已作大的修订。整体在量上作了压缩:读读物作了适当调整,读名篇作了充实,读诗词作了大的改动。读读物主要在于强调老师要指导并提示学生读,而重点是读好名篇即可;经典文段(句)只在“四书五经”上作了整理,并在每一内容前作了概述,六年级在具体要求上有所变化,其它基本未动(点击“教研网”);诗词一共170首,做到了与教材同步整合,教材本身70首(另选30首),加上课标70首中未选40首,另对应的选取70首(其中名句多),非常易教易练易落实(另,全套教材有名言名句178句,诗词70首)。在此,要强调三点:其一是要在兴趣上激发学生诵读,方式要灵活多样,不好从学期开始到结束,每节课课前都是“人之初,性本善”。其二是老师要走入学生所诵读内容,做到先读先理先诵,不可当门外汉,说起来一关雾水;诵读中,不可随意扔给学生,要作精心安排,有些字的读法必须要指导学生读正确,如“勿践阈(yù),勿跛(bì)倚。”为了老师方便指导,我已在教研网的经典品读中给老师提供了相关解读和译文;长篇只要分

段过好背记关即可,重在让学生读熟,记忆即可(《三字经》和《弟子规》贯穿小学诵记),还可把经典诵读与咏唱和讲相应的故事进行对接;其三将更加严格地进入考试,但更加灵活,给学生的负担将更轻(今春单元题因是先进厂后修改的,在读读物和读经典相关题目标上有出入,老师可自行替换或用其它方式处理)。

四是要注意市内外教研活动。10月份宜昌教研室举行宜昌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培训研究活动;11月份,省小语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省优课展示活动在宜昌举行。希望老师们抓住机会,踊跃参与活动。

相信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全市所有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与探索的行进路上,会越教越有建树,越研越见特色,并教出新的风采,同时更在提高更有内涵的教学质量上,越走越有竞争力,并获得更多的成果,更大的丰收。

祝老师们中秋合家团圆,快乐幸福!

201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