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上海市崇明县物理八年级(上)期末预测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上海市崇明县物理八年级(上)期末预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剪去一半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电阻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2.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是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A.33.2g 列说法正确的是

B.43.2g

C.31.8g

D.35.8g

3.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4.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是 A.0° B.32° C.45° D.55°

5.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A. B.

C. D.

6.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7.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B.“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8.2019年6月17日晚,我国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造成部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地震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产生次声波 B.强烈地震引发珠峰雪崩,冰雪石块飞速涌下,人们能听到地震时产生的声音 C.由于惯性,救援人员必须提前在飞机还未到达目标区域上方时投放物质

D.直升飞机升空时,因螺旋桨高速转动在桨上下表面形成压强差使飞机所受升力大于重力 9.老师敲击了一下音叉,同学们发现,音叉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发出声音,但响度逐渐变小,原因是 A.有回声

B.音叉还在振动,振幅变小 C.音叉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音叉还在振动,振幅不变 10.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湖面结冰

B.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二、填空题

11.小明在游戏中把乒乓球压瘪了,但没有破裂,则球内气体质量_____,密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__(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______(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1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别很大.如图(A)、 (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三亚和北京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北京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14.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是噪声的波形。噪声过大时人们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____减弱噪声。人们以_____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15.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玩具小车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计时____s后小车开始运动;ls至5s小车做______运动,速度是____m/s.

16.17世纪,由_____发现了日光色散现象,它是由于三棱镜对各种色光的_____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在各种色光中,我们把红、_____、蓝叫做光的三原色光。 三、计算题

17.一只空瓶子质量为5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将水倒净后,再装满油,总质量为840g,求这种油的密度为多少?

18.一辆总质量6000kg的载货汽车沿着内环快速路由上桥匀速开往江北方向,15min内行驶了11km,汽车在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2)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四、实验题

19.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

(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_____g。

(2)如图乙将壶益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_____cm3,则壶盖的密度是_____kg/m3

(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图接着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①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

②她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戊图中A所示。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应是_____(选填戊图中“B”、“C或“D”)。

2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用手指遮住了凸透镜的左半部分,则光屏上蜡烛的像________.(选填“变暗”、“变亮”、“少一半”或“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为在光屏上仍然有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移动.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带底座的玻璃板、自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 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

(2)在竖直的玻璃板放点燃的蜡A,未点燃的站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当蜡烛A像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蜡烛A和B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像的大小情况,实验中使用刻度尺,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A.观察能否成像B.观察像的大小C.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D.观察像的虚实

(6)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你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___. 2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min 温度/℃ 0 31 0.5 34 1.0 38 1.5 46 2.0 48 2.5 48 3.0 48 3.5 50 4.0 56 4.5 63

(1)分析可知,该物质为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第2.5min时,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固体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

(3)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是如图中的_____。 23.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 “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