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毕业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线路长度/km 统计过电压 相对地 195 相间 首端 末端 首端 末端 首端 末端 首端 末端 最大值/p.u 2.2802 2.6076 3.4762 3.5872 2.2540 2.5917 3.5247 3.7030 平均值/p.u 1.7395 1.8929 2.8798 2.9785 1.7546 1.9164 2.9181 3.0309 标准偏差 0.1806 0.2240 0.3522 0.3956 0.1888 0.2329 0.3633 0.4072 98%概率 0.0925 2.4199 3.4161 3.5629 2.1008 2.4357 3.5146 3.6543 相对地 210 相间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线路末端相对地以及相间合闸过电压的幅值均比首端高,尤其是相对地过电压高出约有30%。98%概率的相对地过电压<3.0p.u.,相间过电压<4.0p.u.,但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不需要采取额外措施加以限制。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三相不同期合闸过电压增大,所以如果实际线路需要更长的话,空载线路三相不同期合闸过电压可能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点要加以注意。

3.4 本章小结

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合空线过电压)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操作过电压,是由合闸前后线路电压的突变而引发的。计算表明,在严重情况下,合空线过电压幅值可达到稳态工频电压幅值的2~3倍,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很大威胁,必须加以限制。实际中常常使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同期合闸以及应用性能良好的避雷器对其进行限制,有着良好的效果。

17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结 论

本课题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的,证实了氧化锌避雷器确实对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具有较为显著的限制作用,在实际使用中MOA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输电线路对于过电压的防护水平。本课题的特色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计算分析。MOA对过电压的防护依靠的是其非线性伏安特性,在正常工作电压下避雷器呈现高阻状态,可以看作绝缘体;而在高压作用下其电阻值迅速下降,避雷器成为导体,将过电压能量由此释放出去。非线性伏安特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避雷器的工作效果。由此分析MOA在过电压防护方面应当具有显著效果。课题中应用网格法对于比较复杂的输电线路进行了计算,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当电压值低于避雷器动作电压时,加装MOA的节点电压即为正常的工作电压;而当电压值高于动作电压时,即出现过电压时,加装MOA使得节点电压的上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从计算结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出现过电压时,未装避雷器的情况下,节点电压幅值可达到额定值的3倍左右,而加装MOA后节点电压幅值低于额定值的2倍,已经处于设备绝缘的许可范围内。实际计算的数据说明了MOA在限制操作过电压方面的显著作用,收到了以实际数据证明理论正确性的效果。本课题在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在于VB和网格法的结合使用。网格法反复叠加的基本原理和处理避雷器这一非线性元件时所必须的对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都极为适合VB,二者的结合使得编制的程序较为简单明了,做到了以简单程序实现复杂计算,较好地完成了课题中核心的运算任务。

受条件所限,本课题尚有诸多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线路模型比较单一,所有程序的计算均针对图4.2和4.4所示的环式、放射式和干式三种线路而进行。虽然就实际而言,这些已经是结构较为复杂的输电线路,但是未能对更多类型的线路进行计算使得本课题的一般性受到了很大限制。本课题最后编制的网格法通用程序具有比较强的通用性,可对各种线路进行计算,但编制程序时针对变电所的线路则是原则性失误,所得结果不具有实际意义。针对以上问题,在本课题相关内容的进一步研究中应更加注重线路模型的建立,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输电线路模型的计算得出更具一般意义的结果,以期实现更好的实用性。

18

参考文献

[1] 许颖,徐士愆.交流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 刘吟雯. 高电压技术问答.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李福寿. 电力系统过电压计算.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1~50

[4] 穆玉兰.高压电力装置—氧化锌避雷器[J].煤炭技术,2005,24:32~34 [5] 何云虎.氧化锌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21:

52~54

[6] 黄艳.氧化锌避雷器限制操作过电压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1997,23:80~

82

[7] 李学云,王欣,苗辉,苗淑贤.关合空载输电线路过电压[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23:36,46

[8] 吴根富.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与分析[J].电气开关,2004,5:40~4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