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年产20万吨淡色啤酒厂糖化车间糖化锅设计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精品】年产20万吨淡色啤酒厂糖化车间糖化锅设计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2.9糖化一次耗用蒸汽量D .................................. 20 3.2.10糖化过程每小时最大蒸汽量 Qmax ........................ 20 3.2.11蒸汽单耗 ............................................. 21

4.糖化车间相关设备设计计算与选型 ....................... 22

4.1糊化锅 ................................................. 22 4.2过滤槽 ................................................. 22 4.3煮沸锅 ................................................. 23 4.4回旋沉淀槽 .............................................. 23

5.糖化锅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 24

5.1糖化锅的结构设计 ........................................ 24 5.1.1糖化锅尺寸计算 ........................................ 24 5.1.2搅拌器设计 ............................................ 25 5.1.3糖化锅排醪管径(至滤过槽) ............................ 27 5.1.4糖化醪出口管径 ........................................ 27 5.1.5糖化锅进水管径 ........................................ 27 5.2糖化锅锅体设计及强度计算 ................................ 28 5.2.1锅体结构设计 .......................................... 28 5.2.2 锅身壁厚的计算及强度校核 ............................. 28

设计总结 ............................................... 30 参考文献 ............................................... 31 附 录 ................................................. 32 谢 辞 ................................................. 34

1.绪论

1.1啤酒定义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2.5%-7.5%)的饮料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

1.2啤酒的起源

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食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苦味剂虽早已使用,但首次明确使用酒花作为苦味剂是在公元768年。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目前全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

1.3我国啤酒工业发展趋势

我国啤酒的正规化生产,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五六十年代,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复苏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政府斥资兴建了一批啤酒厂,使我国的啤酒生产业初具规模。至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啤酒产业也得了空前的发展,并迅速成为了一个啤酒大国。

早期的啤酒生产,设备落后,且监控过程大多采用人工方式,再加上啤酒生产的长时性特点,使人工任务量过大,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后期虽然开始启用一些控制设备,但多数存在控制过程简单,可视性差,生产过程数据不能进行有效地保存分析,控制精度和灵活性也欠佳。随着近些年来计算机的迅速普及,监控组态软件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开始运用组态软件进行啤酒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失误,具有足

够的灵活性,控制过程精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生产过程历史数据的有效保存,也为厂家进行控制过程分析,控制曲线改进,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原始数据参考。

本设计内容为:了解啤酒的种类和生产的原料,啤酒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并进行生产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还有糖化设备的设计及选型。本设计采用最为普遍的11°P淡色啤酒,其原料配比为:麦芽70%,大米30%。

1.4营养成分

啤酒是以发芽大麦为主要原料酿造的一类饮料。含酒精度最低,营养价值高,成分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二氧化碳、维生素及钙、磷等物质。含17种氨基酸,包括 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富含 VB1、B2、B6、PP、泛酸、叶酸等。

1.5啤酒的分类

1.5.1根据啤酒的色泽分类

啤酒色泽是啤酒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按色度的深浅可将啤酒分为三类。 (1)淡色啤酒:色度为5.0-14.0EBC单位,是产量最大的啤酒品种, 约占98%,根据地区的嗜好,淡色啤酒又分为淡黄色啤酒、金黄色啤酒和棕黄色啤酒三种类型。 (2)浓色啤酒:色度为15.0-40.0EBC单位,色泽呈红棕色或红褐色,特点是麦芽香突出、口味醇厚、酒花苦味较轻。酿制浓色啤酒除采用溶解度较高的浓色麦芽外,尚需加入部分特种麦芽,如焦香麦芽、巧克力麦芽等。

(3)黑色啤酒:色度为大于40.0EBC单位,色泽深红褐色乃至黑褐色。特点是一般原麦汁浓度较高、麦芽香味突出、口味醇厚、泡沫细腻,苦味则根据产品的类型有较大的差异。

1.5.2根据发酵性质划分

(1)顶部发酵。使用该酵母发酵的啤酒在发酵过程中,液体表面大量聚集泡沫发酵。这种方式发酵的啤酒适合温度高的环境 16-24 °C,在装瓶后啤酒会在瓶内继续发酵。这类啤酒偏甜,酒精含量高。

(2)底部发酵。顾名思义,该啤酒酵母在底部发酵,发酵温度要求较低,酒精含量较低,味道偏酸。

1.5.3根据原麦汁浓度分类

低浓度啤酒,原麦汁浓度在2.5%-9.0%之间,酒精含量0.8%-2.5%之间的属低浓度啤酒。

中浓度啤酒,原麦汁浓度在11%-l4%之间,酒精含量3.2%-4.2% 之间的属中浓度啤酒。

高浓度啤酒,原麦汁浓度在14%-20%之间,酒精含量4.2%- 5.5%,少数酒精含量高达7.5%,这种啤酒均属高浓度啤酒。

1.5.4 根据是否巴氏杀菌分类

(1)生啤酒:指不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而采用物理过滤方法除菌,达到一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

(2)鲜啤酒:指不经过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成品中允许含有一定量的活酵母菌,达到一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鲜啤酒是地销产品,口感新鲜,但保质期较短。多为桶装啤酒,也有瓶装者。

(3)熟啤酒:指经过巴氏杀菌或瞬时高温灭菌的啤酒。多为瓶装或罐装,保质期可达180天。

1.5.5根据生产方法分类

(1)干啤酒:干啤酒除符合淡色啤酒的技术要求外,真正(实际)发酵度不低于72%,口味干爽。

(2)冰啤酒:除符合淡色啤酒的技术要求外,在滤酒前须经冰晶化处理,其口味纯净,保质期浊度不大于0.8EBC。

(3)低热量啤酒:低热量啤酒适用于那些必须或希望摄取低营养物质的消费者。其重要要求是:脂肪和酒精的含量不得高于同类的普通食品,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得高于 0.75g100L。

(4)淡爽啤酒:其特点是相对于其他常见啤酒酒精含量少,热量也较少。

(5)无醇啤酒:无醇啤酒是指酒精浓度低于0.5%(体积分数)的啤酒。司机可以饮用无醇啤酒而不用担心不利的影响。

(6)纯生啤酒:纯生啤酒即生啤酒。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巴氏杀菌或瞬时杀菌,避免了加热造成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的破坏,保持了啤酒的新鲜口味和营养成分,而且保质期相对较长,可达180天,兼顾了鲜啤酒和熟啤酒各自的优点。

2.全厂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