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救护组:

陶泽利――电话:13568862074 负责开展日常施工中相关的环境安全应急知识培训,环境事故发生,负责组织应急队员进行安全自救。

黄太军――电话:13880041718 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医护人员对伤亡人员进行抢救。

李久和——电话:13980539978 环境事故发生,负责对伤亡人员的救助提供及时有效的经济保证。

杨廷友――电话:18681279026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应急事故的现场调查、取证。

环境监测组 :

刘虎――电话:18581883888 负责污染物的现场快速定性分析、为应急处理提供依据;对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危害程度做出准确的认定;对环境恢复、生态修复提出建议措施。

对外联络组:

张建兵――电话:13981812048 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环保部门、电力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并及时通知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当事人的亲人。

查农兵――电话:15882320267 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和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临时救护组:

张耀飞――电话:13908003865 负责监管援用电作业。 损失管理组:

张军――电话:13982226139 负责损失控制,物资抢救。

4.1资源配置

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常见环境影响因素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固废物等),项目配备相应的基本应急器材, 对外联络的通讯器材,经培训的应急队员和其他职能人员,相应的医疗救护设备,足够的经费配置等。

4.2工作程序

5

项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接到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警报后,应立即赶赴事发现场,了解以下内容并及时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以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 (2)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

(3)事故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可控性及预采取的措施; (4)本小组基本任务、到达时限等要求;

(5)上级指挥机构(指挥员)位置、指挥关系、联络方法;

(7)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源、经济损失、人员受害情况等; (8)其它需要清楚的情况。

4.3应急处置

应急小组到达现场附近后,应根据危害程度及范围、地形气象等情况,组织个人防护,进入现场实施应急。要尽快弄清污染事故种类、性质,污染物数量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等第一手资料,经综合情况后及时做出科学的污染处置方案,根据任务分工,按照应急与处置程序和规范组织实施,并及时将处理过程、情况和数据报指挥部。

1.现场污染控制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与相关部门配合,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

(2)及时通报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3)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 2.现场调查与报告 (1)污染事故现场勘察; (2)技术调查取证;

(3)按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程度认定事故等级,共分四级。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报告。

(4)环境监测组应采取污染跟踪监测,直至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解除。

五.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5.1施工现场大气污染控制应急预案

6

1.应急准备

1)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足够口罩、头盔、鼓风机、雾炮、喷散水枪等救援设备。

2)项目部建立相应的控制大气污染领导班子和职能班组,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3)项目部每年检查一次,确保救援设备的有效性,并进行合适的补充。 4)项目部每年进行一次按大气污染事件“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应急响应

1)大气污染发生时,应确定大气污染的类型(粉尘污染、有害气体污染)和污染情况,并立即报告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大气污染控制紧急预案。

2)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大气污染的类型和污染严重度大小选用相应的器材组织义务扑救。

3)疏散组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疏散、逃生通道、组织逃生疏散,并负责维护秩序和清点人数。

4)对外联络组立即拨打119通知市消防队及环保部门报警,要讲明污染地点、污染度轻重、大气污染的类型和公司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警指示消防通道。

5)损管组立即切断电源,并组织物质抢救,尽量减少损失。 6)环保监测组负责跟踪监控污染情况。

7)救护员负责负伤人员处置,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是现场施救还是送医院救治(急救电话120)或是请医护人员现场组织施救。

8)应急领导小组要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工作。 3.纠正和改进

1)事故发生后,安全员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填写意外事故报告,针对事故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报管理者代表确认。

2)事故发生后,安全负责人对紧急预案进行评价并完善紧急预案。

7

4.预防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四川省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技术规程》和《四川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1)施工现场用地的周边必须进行硬质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且封闭严密。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泞、不扬尘。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平整夯实。

3)施工大门内设置立体冲洗设备,进出的车辆必须经过施工大门的冲洗设备冲洗干净后才能出去。

4)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置专人淋水降尘,挖运土方车辆经过的场内路线和回填土作业时有专人清扫、喷洒防扬尘措施,外运土方全部采取密闭覆盖措施,在4级以上大风天气严禁开挖及回填作业。回填土不允许在现场搅拌。

5)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6)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7)散料运输:施工现场的垃圾、渣土严禁凌空抛洒并及时清运。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前要将车轮和槽帮冲洗干净。松散型物料运输与贮存,采用封闭措施;装运松散物料的车辆,应加以覆盖(盖上苫布),并确保装车高度符合运输不遗洒;在施工现场的出口处,设车轮冲洗池,确保车辆出场前清洗掉车轮上的泥土;设专人及时清扫车辆运输过程中遗洒至现场的的物料;松散的易飞扬的物料(外加剂、白灰)均采取封闭式贮存措施(袋装、进库);。

8)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9)市政道路施工铣刨作业时,应采取冲洗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10)结构施工阶段使用商品混凝土,能避免因搅拌混凝土而产生的扬尘。装修阶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