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思考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气象学思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达背风坡山脚时气温为多少?

未饱和湿空气先按干绝热线上升到凝结高度,再按湿绝热线上升到山顶,水汽全部凝结并脱离气块,越过山顶后又按干绝热线下降,到达背风坡山脚。

凝结高度:h?123(T0?Td0)=123×(20-16.5)=430.5m 山顶温度:T1?T0??dh??s(H?h)=12℃

回山脚时温度:T2?T1??dH=12+(0.98/100)×1000=21.8℃

第四章

1.什么是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其大小、方向?

答:·气压梯度:表示气压分布不均匀程度的空间矢量。其大小等于气压随距离的变化率,方向多垂直于等压线或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

气压梯度力是周围空气介质作用在空气块表面上压力的合力G。对于单位体积的空气块,气压梯度力恰好等于气压梯度??p,其方向垂直于等压面并从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2.水平地转偏向力具有哪些性质? 答:

⑴偏向力只能产生于空气运动之后,而不能使静止空气产生运动。

⑵纬度一定时,风速愈大,Ah愈大。当Vh=0,Ah=0。风速一定时,水平地转偏向力与维度的正弦成正比,在极地Ah最大;在赤道上Ah=0。

⑶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在北半球上(??0?),地转偏向力总是指向风的右边,并垂直于风,在南半球上,(??0?),则相反,地转偏向力总是指向风的左边,也垂直于风。不论在北、南半球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只能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它的速度大小。

3.真正使空气质点运动的力有哪些?哪些力可使得已经运动的空气质点的运动状况发生变化? 答:

·真正使空气质点运动的力是气压梯度力,它是大气运动的起动力。

·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所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可使风速减少、方向偏离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都不是实际存在的力,它们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

4.由大中小尺度运动简化方程说明各尺度运动的基本特征。 答:

⑴大尺度运动方程:

??fv???x?水平运动方程:?,说明大尺度大气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

1?p0???fu????y?0??下的运动,具有准地转平衡的特征;

1?p垂直运动方程:0??1?p??z?g,说明大气运动对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具有准静力平衡

的特征。

⑵中尺度运动方程:

??fv?dt??x?水平运动方程:?,中尺度大气不具有地转平衡的特征;

dv1?p???fu??dt??y???垂直运动方程:0??du1?p1?p??z?g,中尺度大气垂直方向满足静力平衡。

⑶小尺度运动方程:

1?p?dt??x??水平运动方程:?,水平方向不满足地转平衡;

dv1?p???dt??y????垂直运动方程:

dud?dt??1?p??z?g,垂直方向发展强烈的小尺度系统不满足静力平衡,一般情况

下是满足静力平衡的。

5.什么是地转风?梯度风?风场与气压场关系如何?梯度风什么情况下等于地转风? 答:

·地转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空气的等速直线水平运动。

·地转风的风压场关系满足白贝罗风压定律:背风而立。北半球上,低压区在左,高压区在右;南半

球上则相反,高压区在左,低压区在右。

·梯度风是沿(圆形)等压线吹的无摩擦的水平气流。 ·梯度风的风压场关系有两种情况:

⑴梯度风轨迹曲率为气旋式,空气呈逆时针向旋转。 ⑵梯度风轨迹曲率为反气旋式,空气呈顺时针向旋转。 ·在平直等压线条件下,梯度风等于地转风。

6.从力的平衡说明,为什么北半球大尺度气旋和反气旋对应低压和高压? 答:

⑴北半球大尺度气旋对应低压:因为离心力总是指向外,这时地转偏向力也指向圆外,所以气压梯度力必须指向圆心,即气压系统中心为低压,这样才能达到三力平衡,如下图:

⑵北半球大尺度反气旋对应高压:离心力总是指向圆外,这时地转偏向力指向圆内,而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就决定于前两项的相对大小。当G由高指向低,即反气旋中心为高压中心,满足A=C+G,地转偏向

力与惯性离心力、气压梯度力平衡,如下图。|A|>|C|,即fVG?VGrT2,对于大尺度系统rT大,C较小,关

系成立。反之,反气旋中心为低压中心,满足A+G=C,惯性离心力与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平衡,即|A|<|C|,对于大尺度系统是不成立的。

n VGrT2 高 fVG VG ?1?p??n

7.为什么高压中心的风不可能很大?

答:

北半球高压与大尺度反气旋对应,由公式

?p?nmax?f2rT?422??sin?rT?知,反气旋中心因

为rT很小,所以气压梯度最大可能值也较小,因此在反气旋中心等压线不会很密,所以反气旋中心(高压中心)的风不可能很大。

8.如果用V表示梯度风风速,Vg表示地转风风速,试证①在高压区V?Vg;②在低压区V?Vg。 证明:

已知地转风与梯度风之比为:

VgV?1?VfrT,又因在高压区rT?0,所以

VgV?0,即:V?Vg;

在低压区rT?0,所以

VgV?0,即:V?Vg。

9.热成风的成因是什么?热成风与平均等温线有何关系?热成风在风随高度变化中有些什么作用? 答:

·热成风的成因:当两个等压面之间气层的平均温度分布不均,即有平均温度梯度时,等压面的坡度就会随高度发生变化,或愈向上等压面坡度愈陡,从而有热成风。

·热成风与平均等温线的关系:由公式VT??Vg??g?T2?sin?T?n(z?z0)可看出,热成风

的大小与平均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平均温度的梯度)成正比。

·热成风在风随高度变化中的作用: ⑴应用单站测风记录,判断高空冷暖平流。

⑵根据热成风与气层平均温度的梯度之间的关系,估算另一高度上的地转风。 ⑶判断气压场和温度场的空间结构。

10.为什么地转风随高度逆时针旋转有冷平流?顺时针旋转有暖平流? 答:

据热成风公式VT?Vg?Vg0,当p与p0两层等压面的地转风已知时,即可从地转风的向量差求出VT,再由VT的方向确定此两层间冷暖区的分布,进而判断冷暖平流。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