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组织行为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组织行为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___。 2.能力差异表现为:___。

3.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有:___。

4.动机的产生主要依赖两个条件:其一是___;其二是___。 5.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___。

6.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高层次需要由___构成。 7.“生存、关系、成长”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需要:___。 8.从公平理论来看,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___,还有___。 9.强化的类型有___。

10.综合激励理论主要包括___的综合激励理论和___的综合激励理论。 11.挫折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是___。 12.影响人际知觉偏见的心理因素有___。 13.归因的一般原则有___。

14.根据信息沟通时的反馈信息多少,在组织中可以把沟通分为两种:___。15.从相互作用分析的角度出发,交往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___。 16.高绩效团队的特点有:___。

17.领导行为的效果是由___交互作用所决定的。

18.20世纪70年代,领导问题的研究以考虑情境因素的应变理论为主导方向。但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研究者则从领导与下级的关系以及领导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的角度研究领导行为,从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主要包括___。

19.在组织设计决策中,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___。

20.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将组织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___。

二、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2.气质 3.激励

4.激励因素 5.公平理论 6.负强化 7.消退 8.挫折

9.态度形成与转变 10.工作满意度 11.人际沟通 12.交叉交往 13.高绩效团队 14.领导 15.影响力 16.组织结构 17.组织变革 18.参与认同法 19.强制推行法 20.力场分析法 三、简答题

1.简要解释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主试、被试、假设、因果关系等概念。

2.气质的特点有哪些?

3.在管理中如何运用能力的差异? 4.性格在管理中有什么意义? 5.在管理中如何运用双因素理论? 6.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有何启示意义? 7.强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有哪些运用? 8.应对挫折有哪些方法? 9.转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1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11.怎样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 12.简述组织社会化的三阶段模型。 13.影响新成员组织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 14.常见的组织变革的方法有哪些?

15.组织变革中,组织成员不安全感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16.如何在组织变革中实施强制推行法? 四、辨析题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和区别。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金字塔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与团队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4.团队与群体的联系和区别。

五、论述题

1.如何在管理中运用需要层次理论? 2.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3.试从动机的产生和形成出发来论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原理。 4.如何调控组织变革?

五、案例分析题

1.在一个单位,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单位的青年加以归类。也就是说,把一些青年归入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一类,把另一些青年归入社交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一类,把第三类青年归入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一类,如此等等。当这种作法被本单位青年知道以后,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在另一个企业,该企业领导受到需要层次论的启发,在厂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干部和职工的需要。经统计,全厂干部和职工提出了近千种需要。对于不正当的需要并不给予简单的满足,而是加强教育。在正当的需要中再划出合理和不合理的需要,对于不合理的需要还是进行教育的问题。对于合理的需要又划分为能够解决的和暂时不能解决的。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需要,要做解释工作。在能够解决的需要中再划分为靠组织解决的和在组织帮助下自力更生解决的。经过这样的划分之后,帮助解决了群众中的200余种需要。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

效果。

2.有个单位,在奖励先进时,给先进人物每人发了一个价值600元的景泰蓝花瓶。领导人认为这个奖励够水平,但是得奖者认为自己得了个不能吃不能用的玩物,卖掉不合适,送人也不好,心里很不舒服。因为该厂员工生活水平并不高,住房都很困难,还谈不上装饰房间的要求,显然对一个高级花瓶也就谈不上兴趣了。

80年代上海有个工厂,在评先进时,准备改变过去发纪念品的奖励方式为发奖金。在受奖人中有个女青工曾经因犯罪被劳教过,回厂后表现很好,被评为先进。对她应该怎样奖励呢?厂领导认为这个女工需要的是用新的荣誉洗刷过去的历史,而不是金钱。因而决定给她特制印有“先进工作奖”字的脸盆等纪念品,当众发给她,这个女工非常高兴。她每天用印有“奖”字的脸盆洗脸,并默默告诫自己:“可不能掉队啊!”可见,把“钱”改为“物”对这位女工的目标价值大大增加了。而其他受奖的工人,由过去一直发“物”改为发“钱”也很高兴。

3.四十多岁的张健在一家大银行做经理助理,已经11年了。长期以来,张健的工作成绩平平,以致没有一个分行经理愿意要他给银行老总当助理,老总经常把他安排到新开出的分行去,设法把他调开。所以,他11年来换了8个分行。张健被调到第九个分行做经理助手时,人家很快了解了他以前的工作档案,尽管这位经理不情愿接收他,但还是愿意尝试一下对他实行激励。张健这个人经济上不紧张,他已继承了一套舒适的住宅,妻子在家料理,孩子已大学毕业,有了收入不错的职业,所以,他是满足的。

这位经理在与张健相处的一段时间里,两次都想解雇他。有时候,张健表现得干劲十足,但过不了多久,便旧态复萌,依然故我。这位经理对他进行了全面分析后,认为:虽然张健对有形的物质方面已很满足,但对承认和赞赏倒可能作出反应。于是,经理先生就琢磨着在这方面想办法。比如,经理趁分行成立一周年之际,在银行营业之前,举行了一个全体雇员集会,预先制作了一个很大的蛋糕,特意把张健管辖下的重要财务比率数字,以及他为组织创造的效益写在蛋糕上。这一次,张健被大家给予他的褒扬所深深打动了。从此以后,他像换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