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范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文本细读范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点染而出:春天还没有来,而自己已经老了,而这一切,却是他与恋人长久分离,悲苦哀愁的结果。其后“岁岁红莲夜”,照应题目,也表明词人对伊人不随年来年去而消逝的思念。结句以“两处沉吟各自知”收束全篇,由己及人,伊人之沉吟与一己之相思相映。整首词笔调凝重,充满真情,且巧妙点化前人诗境词意:“暗里忽惊山鸟啼”一句依稀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前人痕迹,“两处沉吟各自知”又隐约柳永“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入微体贴。 (赏析抓住: 意:说明 全篇大意 构:全篇的结构间架。

字词句:抓住炼字、用词、佳句,尤其注意

5

对仗及其他修辞手法的使用 典:典故,包括语典和事典

格:风格究竟如何,清丽?绮靡?低俗?高雅?民歌化?文人化?……)

欧阳修《游龙门分题十五首》

其二《下山》

行歌翠微里[1],共下山前路。千峰返照外[2],一鸟投岩去。渡口晚无人[3],系舸芳洲树。

【解体】

此诗为欧阳修自记龙门之游而分题之作。为五言古诗,三韵,“路”、“去”、“树”。“路”、“去”,去声六御;“树”,去声七遇。邻韵通押。

6

【解题】

《下山》为欧阳修游龙门分题组诗之第二首。此组诗作于宋明道元年(1032年),是年作者欧阳修二十六岁,居洛阳。是岁,欧阳修春游龙门,后与同游者分题赋咏兹游。据作者《送陈经秀才序》,同游者有杨愈(子聪)、张谷(应之)和陈经。《送陈经秀才序》云:“伊出陆浑,绝山而下,东以会河。山夹水东西,北直国门,当双阙。隋炀帝初营宫洛阳,登邙山南望,曰:‘此岂非龙门邪?’世因谓之龙门?夜宿西峰,步月松林间,登山上方,路穷而返。明日,上香山石楼,听八节滩,晚泛舟,傍山足夷犹而下,赋诗饮酒,暮已归”。欧阳修自天圣九年-景元年约三年的时间,任西京留守推官,时钱惟演任西京留守,门下幕僚多才士,诸人诗酒游历以为乐,号为八老,欧阳修自称“达老”。龙门,即洛阳县南之龙门山,亦名阙塞山。《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河南府部汇考》之“河南府山川考”云:“阙塞山:在府城正南二十五里,郡之朝山也,一名伊阙,俗名龙门。郦道元曰:‘伊水入

7

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又郦道元《水经注》:“伊水东北过伊阙。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水历其间,谓之伊阙。”龙门山风景秀美,山寺林立,白居易《修香山寺记》曾云:“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注释】 [1]翠微:《尔雅?释山》曰:“未及上,翠微。”郭璞注:“近上旁陂。”此处当泛言青山。李白《赠秋浦李少府》诗云:“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杜牧《九日齐安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2]返照:指夕阳,落日。(唐)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3]此句化用唐韦应物《滁州西涧》之“野渡无人舟自横”句意。北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之“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亦化用之。

【翻译】

周遭翠碧山色, 一路且行且歌。

8

下山路途漫漫, 行来与人相携。 千峰夕照余光, 一鸟急归岩穴。 日暮渡口无人, 唯见洲树系舸。 【赏析】

淡笔写景,得山中情味,末句化用无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