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第二版戴起勋课后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金属材料学第二版戴起勋课后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强。所以通过合金元素的复合能够趋利避害,使钢获得优秀的综合性能。

例子:①Nb-V复合合金化:由于Nb的化合物稳定性好,其完全溶解的温度可达1325-1360℃。所以在轧制或锻造温度下仍有未溶的Nb,能有效地阻止高温加热时A晶粒的长大,而V的作用主要是沉淀析出强化。

②Mn-V复合:Mn有过热倾向,而V是减弱了Mn的作用;Mn能降低碳活度,使稳定性很好的VC溶点降低,从而在淬火温度下VC也能溶解许多,使钢获得较好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

14.合金元素V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降低淬透性的作用,为什么?而对于40Mn2和42Mn2V,后者的淬透性稍大,为什么?

答:钒和碳、氨、氧有极强的亲和力,与之形成相应的稳定化合物。钒在钢中主要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作用是细化钢的组织和晶粒,降低钢的强度和韧性。当在高温溶入固溶体时,增加淬透性;反之,如以碳化物形式存在时,降低淬透性。

15.怎样理解“合金钢与碳钢的强度性能差异,主要不在于合金元素本身的强化作用,而在于合金元素对钢相变过程的影响。并且合金元素的良好作用,只有在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

16.合金元素提高钢的韧度主要有哪些途径? 答:①细化奥氏体晶粒-----如Ti、V、Mo ②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如强K形成元素 ③改善基体韧度-----------Ni

④细化碳化物-------------适量的Cr、V ⑤降低或消除钢的回火脆性—W、Mo

⑥在保证强度水平下,适当降低含碳量,提高冶金质量 ⑦通过合金化形成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

17.40Cr、40CrNi、40CrNiMo钢,其油淬临界淬透直径Dc分别为25-30mm、40-60mm、60-100mm,试解释淬透性成倍增大的现象。

答:在结构钢中,提高马氏体淬透性作用显着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Mn、Mo、Cr、Si、Ni等。Cr、Ni、Mo都能提高淬透性,40Cr、40CrNi、40CrNiMo单一加入到复合加入,淬透性从小到大。较多的Cr和Ni的适当配合可大大提高钢的淬透性,而Mo提高淬透性的作用非常显着。

18.钢的强化机制有哪些?为什么一般钢的强化工艺都采用淬火-回火? 答:四种强化机制: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弥散强化。

因为淬火+回火工艺充分利用了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这四种强化机制。 (1)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是碳在α-Fe 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碳原子起到了间隙固溶强化效应。

(2)马氏体形成后,奥氏体被分割成许多较小的取向不同的区域,产生了细晶强化作用。 (3)淬火形成马氏体时,马氏体中的位错密度增高,从而产生位错强化效应。

(4)淬火后回火时析出的碳化物造成强烈的第二相强化,同时也使钢的韧性得到了改善。

综上所述:无论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在淬火-回火时充分利用了强化材料的四种机制,从而使钢的机械性能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获得马氏体并进行相应的回火是钢的最经济最有效的综合强化手段。

19.试解释40Cr13已属于过共析钢,而Cr12钢中已经出现共晶组织,属于莱氏体钢。

答:①因为Cr属于封闭y相区的元素,使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量减小,所以钢中含有Cr12%时,共析碳量小于0.4%,所以含0.4%C、13%Cr的40Cr13不锈钢就属于过共析钢。

②Cr使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小。在Fe-C相图中,E点是钢和铁的分界线,在碳钢中是不存在莱氏体组织的。但是如果加入了12%的Cr,尽管含碳量只有2%左右,钢中却已经出现了莱氏体组织。

20.试解释含Mn稍高的钢易过热;而含Si的钢淬火加热温度应稍高,且冷作硬化率较高,不利于冷变形加工。

答:Mn是奥氏体形成元素,降低钢的A1温度,促进晶粒长大,增大钢的过热敏感性; Si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提高了钢的A1温度,所以含Si钢往往要相应地提高淬火温度。

冷作硬化率高,材料的冷成型性差。合金元素溶入基体,点阵产生不同程度的畸变,使冷作硬化率提高,钢的延展性下降。

21.什么叫钢的内吸附现象?其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合金元素溶入基体后,与晶体缺陷产生交互作用,使这些合金元素发生偏聚或内吸附,使偏聚元素在缺陷处的浓度大于基体中的平均浓度,这种现象称为内吸附现象。

机理:从晶体结构上来说,缺陷处原子排列疏松、不规则,溶质原子容易存在;从体系能

量角度上分析,溶质原子在缺陷处的偏聚,使系统自由能降低,符合自然界最小自由能原理。从热力学上说,该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其驱动力是溶质原子在缺陷和晶内处的畸变能之差。

影响因素:①温度:随着温度的下降,内吸附强烈; ②时间:通过控制时间因素来控制内吸附;

③缺陷类型:缺陷越混乱,畸变能之差越大,吸附也越强烈; ④其他元素:不同元素的吸附作用是不同的,也有优先吸附的问题; ⑤点阵类型:基体的点阵类型对间隙原子有影响。 22.试述钢中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形成的规律

答:置换固溶体的形成的规律: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因素是点阵结构、原子半径和电子因素,无限固溶必须使这些因素相同或相似.

①Ni、Mn、Co与y-Fe的点阵结构、原子半径和电子结构相似,即无限固溶; ②Cr、V与α-Fe的点阵结构、原子半径和电子结构相似,形成无限固溶体; ③Cu和γ-Fe点阵结构、原子半径相近,但电子结构差别大——有限固溶;

④原子半径对溶解度影响:ΔR≤±8%,可以形成无限固溶;≤±15%,形成有限固溶;>±15%,溶解度极小。 间隙固溶体形成的规律:

①间隙固溶体总是有限固溶体,其溶解度取决于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和间隙元素的原子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