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2020届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精选3份合集)2020届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部分锈蚀成铜绿的铜片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9.3g,则生锈的铜片中铜绿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将35g表面已锈蚀成铜绿[Cu2(OH)2CO3]的铜片投入1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硝酸被还原成NO2和NO,测得反应后溶液PH值为1。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39.2g蓝色固体。(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①已锈蚀的铜片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②铜片中单质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若生成NO2和NO混合气体共a L(S.P.T)。 ①求a的取值范围(写出详细解答过程)________。

②求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写出详细解答过程)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反应只有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硫酸根中硫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未变,反应中硫酸体现酸性,不做氧化剂,故A项错误;

B项,反应前后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 C项,因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不可能生成氨气,故C项错误;

D项,NH4CuSO3与硫酸混合微热,生成红色固体为Cu、在酸性条件下,SO32-+2H+=SO2↑+H2O,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是SO2,溶液变蓝说明有Cu2+生成,则NH4CuSO3中Cu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的离子方2 NH4CuSO3+4H+=Cu+Cu2++ 2SO2↑+2H2O+2NH4+,程式为:故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5mol,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C 【解析】 【详解】

A.Na、Al、Fe的氧化物中,过氧化钠、四氧化三铁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氢氧化亚铁为白色固体,而氢氧化铁为红褐色固体,故B错误; C.氯化钠、氯化铝、氯化铁都可以由三种的单质与氯气反应得到,故C正确;

D.钠在空气中最终得到的是碳酸钠,Al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Al与氧气继续反应,铁在空气中会生锈,得到氧化铁,故D错误; 答案:C 3.A 【解析】 【详解】

①第116号元素命名为鉝,元素符号是Lv,根据命名得出Lv是金属,故①错误;

②第116号元素命名为鉝,是第VIA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因此Lv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共有110个,故②正确;

③Lv是第VIA元素,不是过渡金属元素,故③错误;

④Lv是金属,Lv元素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碱,故④错误;

⑤Lv元素是第VIA元素,最高价为+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vO3,故⑤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得出A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4.C 【解析】 【详解】

A. 钢闸门含铁量高,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需外接电源进行保护,故A错误;

B. 该装置的原理是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迫使电子流向被保护金属,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高于周围环境来进行保护,并未“牺牲阳极”,故B错误;

C. 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可以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高于周围环境,可防止其被腐蚀,故C正确;

D. 辅助电极有很多,可以用能导电的耐腐蚀材料,锌质材料容易腐蚀,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电化学保护又分阴极保护法和阳极保护法,其中阴极保护法又分为牺牲阳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保护法。这种方法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迫使电子从海水流向被保护金属,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高于周围环境来进行保护。 5.D

【解析】 【分析】

A.NaClO溶液呈碱性,在NaClO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会生成Fe(OH)3沉淀; B.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时,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反应生成偏铝酸根; C.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所以不会生成偏铝酸根;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 溶液,n[Ba(OH)2]:n(NaHCO3)=1:1 【详解】

A.NaClO溶液呈碱性,在NaClO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发生3H2O+3ClO-+6Fe2+=2Fe(OH)3↓+4Fe3++3Cl-,故A错误;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铝离子恰好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Al (SO4)2 + 2Ba(OH)2 = 2BaSO4 + KAlO2 + 2H2O,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2SO4 2- +2Ba2+ +4OH-=2BaSO4↓+AlO2- +2H2O,故B错误;

C.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所以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3NH3?H2O═Al(OH)3↓+3NH4+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 溶液,HCO3-无剩余,离子方程式:HCO3-+Ba2++OH-=BaCO3↓+H2O,D正确,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注意离子反应遵循原子个数、电荷数守恒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6.D 【解析】 【分析】 由c(HCl)=【详解】

A.滴定管用待装液润洗,对实验无影响,故A错误;

B.锥形瓶振荡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使V(碱)减小,则导致所测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C.滴定结束后滴定管末端出现气泡,使V(碱)减小,则导致所测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n(HCl)偏大,则消耗V(碱)增大,则导致所测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中和滴定操作、计算及误差分析,注意利用公式来分析解答,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误差,都可以归结为对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然后根据c(待测)=

c?碱?V?碱?V?盐酸?可知,不当操作使V(碱)增大,则导致所测溶液浓度偏高,以此来解答。

c(标准)?V(标准)分析,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那么测

V(待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小;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那么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大。 7.A 【解析】 【详解】

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根据H2Xa近似等于3,故A正确;

B.点②处恰好生成NaHX,根据电荷守恒c(Na+)+c(H+)=2c(X2-)+c(HX-)+c(OH-)和质子守恒c(H+)+c(H2X)= c(X2-)+c(OH-)得:c(Na+)+2c(H+)+ c(H2X)=3 c(X2-)+ c(HX-)+2c(OH-),故B错误; C. H2X和NaOH恰好反应生成Na2S,为中和反应的滴定终点,点④处为滴定终点,故C错误; D.点④处恰好生成Na2X,c(Na+)>2c(X2-)>c(OH-)>c(HX-)>c(H+),故D错误; 答案:A 【点睛】

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注意先分析中和后的产物,再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分分析;注意多元弱酸盐的少量水解,分步水解,第一步为主;多元弱酸少量电离,分步电离,第一步为主。 8.B 【解析】 【详解】

Y和Z属同族元素,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所以Y、Z为O和S元素,Z为S或O,又X和Z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可确定Z为O,则Y为 S,X和Z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可判断X为C或N元素。W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能形成化合物WY ,可知W为Ca, W和X能形成化合物WX2,故可判断X为C。综上得W、X、Y、Z四种元素分别是Ca、C、S、O。

A.C的非金属性小于O的非金属性,所以CH4的稳定性小于H2O的稳定性,选项A错误;

B.C的非金属性小于S的非金属性,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H2CO3Ca 2+>O2-,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9.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 5:4,说明反应正向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即C、D 物质中只有一种是气体,列三段式:

H++HX-,c(H+)=0.1ka1=0.1?1.1?1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