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考试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煤矿安全规程考试试题及答案【精编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职工的权力是什么?

答: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

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2、安全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3、专管群治全员管理的原则;4、安全具有否决权的

原则。

3.什么是串联通风?有哪些主要缺点?

答:采掘工作面的回风风流再进入其他采掘工作面的通风方式称为串联通风。

缺点:(1)串联通风的通风阻力大,通风困难;(2)前段巷道的污风流必然流经后段巷道,后段工作面难以获得新鲜风

流(3)风流中一个地点发生事故,容易波及整个风流;(4)串联风流中的各地点不能井下风量调节。

4.什么是循环风?怎样判断局部通风机有无循环风?

答:局部通风机的回风流部分或全部再回入同一部局部通风机的进风风流中的现象,称之为循环风。检查方法是在局部通风机机身侧释放一点粉笔灰(示踪气体、烟雾等),如果粉笔灰沿着巷道风流方向飘动,则无循环风否则说明有循环风存在。

5.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发生瓦斯积聚时可采取那些方法处理? 答: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积聚的瓦斯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在工作面上隅角附近设置木板隔墙或挂帆布风障,迫使一部分风流流经工作面上隅角,将积聚的瓦斯冲淡排出。

2、在工作面上隅角至回风道一段距离内设置移动式引射器,抽派上隅角积存的瓦斯。 3、加大工作面风风量或利用局部通风机和风筒加大工作面上隅角风量,冲淡上隅角积存的瓦斯

4、在回风道的采空区一侧,维持一段专为排放采空区瓦斯的尾巷,把工作面风流分成2部分,一部分清洗工作面冲淡开采层涌出的瓦斯,另一部分漏入采空区冲淡上隅角附近采空区瓦斯,改变采空区内瓦斯的流向,使上隅角的瓦斯通过回风尾巷

排出。

5、抽放采空区瓦斯。当采空区2瓦斯涌出量较大时,如果不仅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经常超限,而且工作面采空区边界和

回风侧也出现瓦斯超限现象,可采用抽放方法减少进入开采空间的瓦斯量

6、瓦斯检查工交接班的内容有哪些?

答:(1)分工区域内的通风及通风系统、瓦斯、煤尘、防突、防火、放炮、局部通风和生产情况有无异常,是否需要下一

班处理及应采区的措施。

(2分工区域内的各种通风安全设施、装备的运行情况,是否需要维修、增加或拆除。 (3)分工区域内发生的各种通防隐患,当班处理的情况和需要继续处理的内容。

(4)有关领导交办工作的落实情况和需要请示的问题。

(5)其他应该交请的工作内容。

7、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和接线图应标明哪些内容?

答: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断电范围、传输电缆等,并根据实际布置及

时修改。

8、 么叫“三专两闭锁”?

答: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9、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下井测定瓦斯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1)检查药品性能 (2)检查气路系统 (3)检查光路系统 (4)对仪器进行校正。 10、炮采工作面防尘措施有哪些?

答: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洒水。

11、瓦斯员对安全监控设备需要检查哪些内容?

答:必须每天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员;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

8h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12、“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是什么?

答: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须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综合防治突出

措施。

13、突出煤层中的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严禁采用和使用哪些?

答:突出煤层中的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严禁采用放顶煤采煤法、水力采煤法、非正规采煤法采煤。

突出煤层中的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的采掘工作面严禁使用风镐作业。

14、为什么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

答:“一炮三检制”就是在采掘工作面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爆破工、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由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不准装药、爆破;放炮后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不准继续爆破或电钻打眼等工作。这项制度恰如三者在现场“办公:”,熟悉和掌握现场情况,相互制约,共同

协作实现安全爆破。“一炮三检制”正是加强放炮前防止瓦斯漏检,避免在瓦斯超限的条件下放炮的主要措施。

15、什么是“三人联锁放炮制”?

答:“三人联锁放炮制”就是爆破工、班组长和瓦斯检查员三人必须同时自始至终参加放炮工作的全过程,并执行换牌制等制

度。

实施换牌制的进行程序为:

(1)、爆破工在做好准备工作后,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

(2)、班(组)长接到警戒牌后,在检查顶板、支架、上下出口、风量、阻塞物、工具设备、洒水、喷雾装置等放炮准备工

作无误后,达到放炮要求条件时,负责布置警戒,组织撤出人员到规定的安全地点,如放炮躲避峒。

班(组)长必须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规定距离、有掩护的

安全地点进行警戒。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警戒网(或栏杆拉绳)等标志。

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定无误后,下达放炮命令,并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派牌交给瓦斯检查员。 (3)、瓦斯检查员检查工作面通风、瓦斯、煤尘等情况符合规定,确认安全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爆破工。 (4)、爆破工接到放炮牌后,才允许将放炮母线与连接线(或脚线)进行连结。发出放炮信号,等5秒钟后放炮。放炮后 三

牌各归原主。

16、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哪些措施?

答: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预防性灌浆或全部充填、喷洒阻化剂、注阻

化泥浆、注凝胶、注惰性气体、均压等措施,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防止自然发火

一、 填空题

1、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

2、 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3、 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不得使用。 4、 试验涉及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经过论证、安全性能检验和鉴定,并制定安全措施。 5、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6、 瓦斯抽放泵站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还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烷传感器。。

7、 矿井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通风安全检测仪表。仪表必须由国家授权的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单位进行检验。 8、 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9、 串联通风必须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甲烷断电仪,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

10、 不应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坏风门的安全措施。

11、 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

12、 高瓦斯和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及其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13、 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14、 掘进工作面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15、 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16、 若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能控制其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则必须在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17、 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8、 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19、 低瓦斯矿井中,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有瓦斯喷出的个别区域(采区或工作面)为高瓦斯区,该区应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20、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21、 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符合本规程第一百二十九条开启局部通风机的条件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22、 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23、 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有瓦斯喷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涌出较大、变化异常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并安设甲烷断电仪。

24、 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和接线图应标明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断电范围、传输电缆等,并根据实际布置及时修改。

25、 煤矿企业应建立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26、 没有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无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装备风电闭锁装置。没有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装备甲烷断电仪。

27、 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28、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 29、 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30、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31、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32、 当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机或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33、 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 34、 中心站主机应不少于2台,1台备用。

35、 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 36、 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37、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38、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 39、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

40、 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装置和方法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相对误差必须小于5%。制备所用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99.9%的高纯度甲烷气体。

二、选择题

1、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A 开停传感器 B 一氧化碳传感器 C 风速传感器

2、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A 0.75% B 0.5% C 1.5%

3、串联通风必须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甲烷断电仪,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 A 便携仪 B 甲烷断电仪 C 风速传感器

4、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A 瓦斯电闭锁 B 风电闭锁 C 故障闭锁

5、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A 1% B 0.75% C 1.5%

6、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A 风速传感器 B 开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

7、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A 甲烷便携仪 B 一氧化碳便携仪 C 光学

8、煤矿企业应建立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A 计量 B 瓦斯 C 二氧化碳

9、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监测监控系统布置图。 A 通风系统 B 防尘系统 C 监测监控系统 10、中心站主机应不少于2台,1台备用。 A 1 B 2 C 3

11、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 A 断电 B 供电 C 馈电

12、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 A 1 B 2 C 3

13、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

A 7 B 10 C 15

14、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