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等干旱年 当前情况 (P=75%) 设计情况 特殊干旱年 设计情况 (P=90%) 21945.7 21945.7 20445 14747.9 19111.8 1500.7 7197.8 5697.1 27.87% 结论:从上表可以得出,在工程全部实施以后,某某区在以上两个典型年基本做到不缺水。同时某某区的节水效果非常明显,节水量可达25%以上,以P=75%年型的引水量可满足P=90%年某某区内用水,从而缓解了大运河向北送水不足的矛盾,某某省北某某区提供灌溉水源创造了条件。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在P=75%年型,现状的供需水基本平衡,但由于工程不配套、老化和损毁所造成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致使灌渠尾部水位、水量不能保证灌溉要求,产生大量的无效灌溉水。通过治理改造,这一问题也同时得以解决。

㈤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某某区土地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1万亩,现有中低产田面积2万亩,耕地面积中,农田1.97亩,林地0.12亩,园地0.12亩。通过项目实施,改造基础设施,大力平整土地,整合零碎田块,改土渠为节水渠,某某区可新增土地100多亩,同时引进优良品种,运用无害化投入措施,着力建设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发展有机稻米2000亩,使某某区粮食产量亩增250公斤左右,品质更优。

㈥自然灾害

本项目主要为水灾,1991和2002年遇到大水,由于某某

区尚有部分圩口无闸控制,加至排涝动力不足,农田均不同程度受到损失。

二、社会经济状况

㈠总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及劳动

某某区共有总人口2.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6万人,劳动力1.23万人。

㈡土地利用现状

某某区总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1万亩,园地0.12万亩,林地0.12万亩,水面0.7万亩,居民用地0.39万亩。耕地种植上,以粮食作物为主,稻、麦(油)两熟。

㈢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某某市在苏某某区属于较为发达的某某市),经济状况良好,2004某某市财政收入14亿元,可用财力为5.6亿元;某某镇 2004年财政收入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20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强力的财政支撑,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民自筹完全可以到位。

㈣农业科技及其它社会化服务体系状况

某某市农业技术力量雄厚,技术服务组织健全,技术推广手段和推广装备较好。某某区某某镇现有农技推广中心1个,从事农技推广服务人员8个,在长期服务三农方面,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此外,某某区还建立合作经济组织1个。

三、基础设施 ㈠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某某区内河道纵横,水资源极其丰富,主要河道西有大运河、东有盐邵河等,农田灌溉引水主要通过**自灌总闸引运河水。引江水利枢纽工程在**境内,可以确保某某区内的抗旱和防洪,仅部分低洼田块,圩堤标准低,须要加固,确保防洪安全,某某区西高东低,排水主要流经盐邵某某区内水土保持较好。

㈡田间工程现状

某某区位某某市北部,在50、60年代,兴建自流灌某某区内灌溉渠系大框架已初步形成,水利灌溉保证率已达55%左右,但田间一套沟符合标准的不足20%,田间建筑物配套严重不足,已配建筑物严重损某某区内河网密布,属某某区,零碎田块较多。

㈢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某某区农业机械有一定的农事作业能力,亩平机械动力0.3千瓦。但农机结构不够合格,以收割机械为主,且大多收割机已运作多年,农机系列化作业不配套,插秧机、高性能收割机少。

4、交通与电力

某某市是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电力枢纽。某某区紧临淮

江公某某某某村道路基本实现黑色化。某某区电力充裕,电力供应正常,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某某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㈠农业基础条件差

1、灌溉方式落后、工程老化,水资源利用率低。*某某区发展历史比较长,90%以上某某区均修建于70年代以前,大多数干、支渠道修建于50、60年代,目前绝大部分输水渠道均为土渠,已运行40多年某某区曾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由于没有受到各个方面应有的重视某某区目前的现状令人担忧。目前渠道渗漏、淤积及杂草阻水使有效灌水断面缩小,输水能力大为下降,渠系水实际利用系数不足48%。

2、农田水系混乱,田间工程不配套,费地费水某某区隶属江淮冲积平原,北部沿运及通某某区西高东某某区内经六七十年代大力推行旱改水、沤改旱,农田基本建设虽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灌溉渠道布局混乱,不某某区土地平整条田建设滞后,农田水系紊乱,渠系及建筑物配套标准低,导致农田越级串灌、漫灌、大水淹灌现象严重,既浪费了耕地,也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某某区工程配套不完善,70%的建筑物尚未配套,80%以上某某区灌溉技术落后,灌溉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