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知识点归纳总结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知识点归纳总结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细胞代谢与酶

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4、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 1、 底物浓度 2、 酶浓度

3、 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4、 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不失活)。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二、结构简式:A-P~P~P A代表腺苷 P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高能磷酸键 三、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ADP + Pi+ 能量 ATP ATP 酶 ADP + Pi+ 能量

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第三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C6H12O6 +6O2 酶 6CO2 + 12H2O +大量能量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3H4O3 (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2C3H4O3+6H2O 酶 6CO2+大量[H] +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24[H]+6O2 酶 12H2O+大量能量

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C6H12O6 酶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

产生乳酸: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注意:无机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

讨论:

1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

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 2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素b (黄绿色) 绿叶中的色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二、 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图) 总反应式:CO2+H2O (CH2O)+O2 其中,(CH2O)表示糖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薄膜上 反应式:

ATP形成:ADP+Pi+光能 ATP 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CO2的固定:CO2+C5 2C3

C3的还原:2C3+[H]+ATP (CH2O)+C5+ADP+Pi

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①光照强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②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CO2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3)水分的供应当植物叶片缺水时,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影响CO2进入叶内,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一、 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② 细胞的核质比 二、 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四、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不同点:

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